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双轨道弹射式水稻精量直播排种器设计与试验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汉青 1 ; 颜丙新 1 ; 武广伟 1 ; 凌琳 1 ; 赵春江 1 ; 孟志军 1 ;

作者机构: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水稻;精量排种器;双轨道;弹射式

期刊名称: 农业机械学报

ISSN: 1000-1298

年卷期: 2024 年 002 期

页码: 60-72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针对现有排种器存在投种不顺及大播量成穴性较差等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双轨道弹射式水稻精量直播排种器。基于理论分析设计了关键部件,利用DEM-MBD耦合仿真技术得到了弹簧力参数及因素取值范围,明确了转速超过35 r/min后排种器的性能显著下降。以合格率、漏播率及重播率为性能评价指标开展台架正交试验,研究转速、调节深度及稻种球度对排种器工作性能的影响,建立排种性能评价指标的回归预测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排种轮转速为23.06 r/min、型孔深度为8.99 mm、稻种球度为52.7%时,排种器合格率为88.58%、漏播率为4.43%、重播率为6.99%,排种器工作性能最佳。为验证排种器工作性能及优化后参数的准确性,开展了田间试验,试验结果与优化后结果保持一致,回归方程预测结果误差小于2%,验证了试验可行性及参数准确性,在最优参数下排种器穴径合格率为100%、平均穴径为3.62 cm、穴径变异系数为18.45%、平均穴距为22.98 cm、穴距变异系数为8.43%、平均穴粒数为11.08、穴粒数变异系数为17.56%。所设计的排种器具有较好的播种性能、较高的穴径合格率及较低的变异系数,表明该排种器具有良好的成穴性能。

  • 相关文献

[1]CAU9901乳剂浸种对小麦和水稻生理功能的影响. 王纪华,韩德元,司宗兴. 2002

[2]矿物硅钾肥在水稻上的后效作用研究. Li Ji-jin,李吉进,李钰飞,Li Yu-fei. 2014

[3]利用水稻成熟期冠层高光谱数据进行估产研究. 唐延林,王纪华,黄敬峰,王人潮. 2004

[4]CAU9901浸种对小麦和水稻生理功能的影响. 司宗兴,王纪华,韩德元. 2002

[5]水稻成熟过程中高光谱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变化规律研究. 唐延林,王纪华,黄敬峰,王人潮,何秋霞. 2003

[6]基于多时相HJ影像的水稻洪涝灾情和产量监测. 徐鹏,顾晓鹤,邱贺,孟鲁闽. 2014

[7]洪涝胁迫的水稻叶面积指数变化及其光谱响应研究. 徐鹏,顾晓鹤,孟鲁闽,邱贺,王慧芳. 2013

[8]利用低场核磁共振分析水稻种子浸泡过程中的水分变化. 宋平,杨涛,王成,潘大宇,任鹏. 2015

[9]干旱胁迫下旱稻和水稻对K~+和Ca~(2+)的动态吸收研究. 侯佩臣,王晓冬,王美娟,潘大宇,罗斌. 2013

[10]水稻对旱作环境的响应和适应性研究. 陶汉之,黄文江,张玉屏,胡焱,黄义德,方一平,蔡永萍. 2002

[11]基于神经网络的水稻产量预测模型. 黄文江,王纪华,赵春江,袁红春. 2000

[12]一个新的水稻D17/HTD1基因等位突变体的分子鉴定. 李丛丛,马小定,马建. 2019

[13]基于县域单元的我国水稻生产时空动态变化. 王小慧,姜雨林,刘洋,卢捷,尹小刚,史磊刚,黄晶,褚庆全,陈阜. 2018

[14]几种新型肥料对水稻增产增效的试验研究. 韩哲,陈宝成,曹兵,齐建俊,陈剑秋. 2020

[15]水稻旱作对籽粒灌浆特性和物质积累的影响. 汪军,黄义德,黄文江,丁友苗,常红. 2008

[16]基于相似性分析的中低分辨率复合水稻种植面积测量法. 顾晓鹤,韩立建,张锦水,潘耀忠,李乐. 2008

[17]基于HJ-CCD与TM影像的水稻LAI估测一致性分析. 张竞成,顾晓鹤,王纪华,黄文江,何馨,王慧芳. 2010

[18]水稻旱作对其生长量和经济产量的影响. 黄文江,黄义德,王纪华,李金才. 2003

[19]水稻叶片上下表面反射率差异及其与氮素状况的关系(英文). 周启发,王纪华. 2002

[20]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的水稻穗颈瘟高光谱遥感识别初步研究. 李波,刘占宇,武洪峰,徐新刚,孙安利,黄敬峰.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