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冬小麦不同耐热性鉴定方法的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安晓东 1 ; 靖金莲 2 ; 刘玲玲 2 ; 阎翠萍 2 ; 郑秦平 2 ; 李世平 2 ; 黄丽波 3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襄汾县农业局

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襄汾县农业局

3.;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襄汾县农业局;

关键词: 小麦;耐热性;鉴定方法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2017 年 06 期

页码: 909-911+956

摘要: 为了探究小麦耐热性不同鉴定方法鉴定结果的一致性和不同鉴定方法的优缺点,2015—2016年度用日光温室增温耐热性鉴定、隔期播种耐热性鉴定及细胞膜热稳定性鉴定3种方法对34份小麦品种试验材料进行鉴定比较。结果表明,从总体鉴定结果来看,这3种鉴定方法的鉴定结果间有较好的一致性,用任一方法鉴定结果都可对品种耐热性有一个准确的了解,但如果要详细了解一个品种的耐热性情况,最好采用多年多点多鉴定方法进行耐热性鉴定。

  • 相关文献

[1]远缘杂种鉴定方法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毛丽萍,任君,畅志坚,刘惠民. 2006

[2]小麦种质资源耐热性评价. 王小波,关攀锋,辛明明,汪永法,陈希勇,赵爱菊,刘曼双,李红霞,张明义,逯腊虎,魏亦勤,刘旺清,张金波,倪中福,姚颖垠,胡兆荣,彭惠茹,孙其信. 2019

[3]大赖草染色体对小麦农艺性状和抗病、耐热性的效应研究. 解睿,温辉芹,裴自友,曹亚萍,程天灵,张立生,李雪,朱玫. 2015

[4]错期播种在小麦耐热性鉴定中的应用. 李世平,靖金莲,安晓东,刘玲玲,阎翠萍,王全亮,黄丽波,单杰. 2017

[5]谷子抗旱研究进展. 张雁明,刘晓东,马建萍,温琪汾,韩渊怀. 2013

[6]玉米自交系抗倒伏鉴定研究. 贾志森,白永新. 1992

[7]作物抗旱性鉴定方法与指标研究进展. 路贵和,安海润. 1999

[8]大豆田间抗旱性鉴定方法及评价. 张小虎,张振晓,李晋花. 2011

[9]大豆品种资源抗旱性鉴定指标及方法. 张小虎,刘学义. 2011

[10]作物抗生鉴定方法与指标研究进展. 路贵和,安海润. 1999

[11]高粱耐冷性鉴定方法及指标的研究. 张桂香,史红梅,张海燕. 2012

[12]枣裂果鉴定技术及抗裂品种筛选. 赵爱玲,王永康,隋串玲,任海燕,薛晓芳,李登科. 2013

[13]集水槽法在大豆抗旱性鉴定中的应用研究. 马俊奎,刘小荣,周伟,刘学义. 2016

[14]大豆不同时期抗旱鉴定研究进展. 任海红,刘学义,李文强,马俊奎,任小俊,赵晶云,牛变花. 2016

[15]南瓜属4个种及种间杂种耐热性比较. 智海英,岳青,陈敏克,马海龙. 2020

[16]山西省冬小麦品种(系)耐热性评价. 温辉芹,程天灵,裴自友,李雪,张立生,朱玫. 2018

[17]大白菜幼苗耐热性生理机制. 赵美华,赵军良,阎世江. 2014

[18]多年生黑麦草高温半致死温度与耐热性研究. 石永红,万里强,刘建宁,王运琦,吴欣明,李向林. 2010

[19]甘蓝耐热性鉴定方法. 康俊根,翟依仁,张京社,秦海明,卜晓东. 2002

[20]甘蓝耐热性遗传效应分析. 康俊根,翟依仁.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