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咯菌腈、咪鲜胺及其混配对葡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毛妮妮 1 ; 吉沐祥 1 ; 陈洪洲 1 ; 吴祥 1 ;

作者机构: 1.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葡萄灰霉病菌;咯菌腈;咪鲜胺;混配;抑制作用;增效系数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5 年 43 卷 12 期

页码: 155-156+16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了筛选葡萄灰霉病菌新型高效低毒复配杀菌剂,以轮换或替换常规化学药剂使用,防止与延缓抗药性产生,进行了咯菌腈、咪鲜胺不同比例混配对葡萄灰霉病菌的室内抑菌活性测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咯菌腈、咪鲜胺及其5种配比对葡萄灰霉病菌菌丝的毒力。结果表明,咯菌腈与咪鲜胺分别以6∶1、3∶1、1∶1、1∶3和1∶6的配比复配组合对葡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的EC50分别为0.061 9、0.061 4、0.060 3、0.059 3和0.058 9μg/m L,5种复配组合对葡萄灰霉病菌的增效系数(SR)分别为1.07、1.35、2.07、1.03和1.05。咯菌腈对葡萄灰霉病菌的室内生物活性稍低于咪鲜胺,咯菌腈与咪鲜胺1∶1配比对葡萄灰霉病菌有明显增效作用。

  • 相关文献

[1]12种杀菌剂对葡萄灰霉病菌的毒力测定. 陈宏州,杨敬辉,肖婷,吴祥,吉沐祥,庄义庆. 2015

[2]灭菌唑与氰烯菌酯复配对水稻恶苗病菌的抑制活性. 李美霞,陈香华,周长勇,陈亚丽,朱春华,曹凯歌,王建新,周明国,段亚冰. 2022

[3]分析增效系数和共毒系数的异同及探讨杀菌剂混用联合作用的评判. 顾中言,陈志谊,刘邮洲. 2016

[4]长三角地区果蔬灰霉病病菌对5种杀菌剂的抗药性检测. 卢晓雪,聂国嫒,孙海燕,张金凤,陈怀谷,魏利辉. 2018

[5]多菌灵和三唑酮混配对小麦病害的协同杀菌作用. 陆长婴,季明东,李沛元,徐润成,陈茂林. 2000

[6]多菌灵与三唑酮复配对油菜菌核病的协同作用. 孙国才,季明东,陆长婴,李沛元. 2000

[7]不同混配醋糟基质对设施蔬菜育苗和生长及土传病害的影响. 王海洋,王春云,耿安红,韦仁权,王志春,杨华,孙星星,陈建平,王永慧,王为,施庆华,孙艳茹. 2017

[8]不同配比多菌灵与戊唑醇防治小麦赤霉病研究. 沈迎春,张怡,刘福海,陈怀谷,朱叶芹. 2016

[9]枯草芽孢杆菌与吡唑醚菌酯及其混配对葡萄炭疽病菌的抑菌活性与田间防病效果(英文). 吉沐祥,毛妮妮,李国平,姚克兵,刘吉祥,陈宏州,吴祥,郭建,芮东明. 2015

[10]枯草芽孢杆菌DJ-6与吡唑醚菌酯及其混配对草莓枯萎病的室内抑菌活性与田间促生防病效果(英文). 吉沐祥,姚克兵,李国平,吴祥,陈宏洲,庄义庆. 2014

[11]几种农药及其混剂对褐飞虱和麦蚜的室内毒力测定. 夏锦瑜,王冬兰,张志勇,黄东林,刘贤进. 2010

[12]咪鲜胺与福美双及其混剂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效果与增效研究. 束兆林,杨红福,缪康,赵来成,姚克兵,于居龙. 2015

[13]江苏省水稻恶苗病菌对咪鲜胺和氰烯菌酯的敏感性. 郑睿,聂亚锋,于俊杰,黄磊,俞咪娜,尹小乐,黄星,王亚会,郑梦婷. 2014

[14]甲基硫菌灵与咪鲜胺混合制剂的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赵来成,束兆林,吉沐祥,缪康,庄桂花,张建华. 2009

[15]咪鲜胺与氟环唑及其混配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作用. 吉沐祥,陈宏洲,姚克兵,杨敬辉,王健,吴祥. 2013

[16]水稻恶苗病菌对咪鲜胺的抗性研究及治理. 杨红福,吉沐祥,姚克兵,束兆林. 2013

[17]35%噻·咪种衣剂对水稻苗期病虫害的防效及安全性评价(英文). 姚善良,李红阳,周加春,张俊喜,顾慧玲,孙星星. 2015

[18]藤仓赤霉菌的抗药性及对不同杀菌剂敏感性的相关分析. 陈宏州,杨红福,姚克兵,庄义庆,缪康,束兆林. 2017

[19]井冈霉素和咪鲜胺混剂对2种水稻病原真菌的室内活性测定. 束兆林,潘以楼,吉沐祥,赵来成,缪康,庄义庆. 2009

[20]江苏镇江地区水稻恶苗病菌分离鉴定与对咪鲜胺的抗性分析. 周华飞,杨红福,陈宏州,束兆林,姚克兵,庄义庆.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