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瓯江口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及优势种RDA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伟峰 1 ; 叶深 1 ; 秦松 1 ; 范青松 1 ; 陈少波 1 ; 倪勇 2 ; 彭欣 1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鱼类群落结构;优势种;多样性指数;瓯江口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21 年 012 期

页码: 1536-154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根据2018─2019年的底拖网季度调查数据,运用资源密度、相对重要性指数、多样性指数等生态指标,对调查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动态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共捕获鱼类84种,隶属于2纲、14目、39科、69属。优势种为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日本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银姑鱼(Pennahia argentata)、黄鲫(Setipinna tenuifilis)、七星底灯鱼(Benthosema pterotum)、康氏侧带小公鱼(Stolephorus commersonnii)和六丝钝尾虾虎鱼(Amblychaeturichthys hexanema)等7种,与往年相比发生较大变化。生物量指数平均值最高出现在夏季,为3.25×103 kg/km2;丰度指数平均值最高出现在秋季,为6.64×105 ind/km2。各季节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最高值出现在冬季,分别为1.92和0.71。日本带鱼和七星底灯鱼的分布与水深和盐度呈较强的正相关,银姑鱼的分布与水温成较强正相关,与pH呈负相关,康氏侧带小公鱼、黄鲫和龙头鱼对环境因子的偏好性较低,分布较均匀。本研究通过探索瓯江口鱼类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旨在为保护河口海域渔业资源,改善渔业环境质量与功能提供科学依据。

  • 相关文献

[1]瓯江口海域夏秋季蟹类数量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徐兆礼. 2009

[2]夏秋季瓯江口海域鱼类数量的时空分布. 徐兆礼. 2008

[3]西藏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墨脱江段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空间分布特征. 李雷,马波,金星,金洪宇,吴松,陈中祥,程磊,王念民,郝其睿. 2022

[4]莱州湾和桑沟湾养殖海区浮游植物的研究Ⅱ. 刘慧,方建光,董双林,梁兴明,姜卫蔚,王立超,连岩. 2003

[5]莱州湾和桑沟湾养殖海区浮游植物的研究Ⅰ. 刘慧,方建光,董双林,梁兴明,姜卫蔚,王立超,连岩. 2003

[6]红色赤潮藻主导的混合赤潮对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浙江南部沿海为例. 沈盎绿,欧阳珑玲,尹艳娥,周钦,马增岭. 2018

[7]益生菌对海水虾池浮游生物的生态调控效果研究. 张汉华,李卓佳,郭志勋,曹煜成,贾晓平. 2009

[8]瓯江口渔场夏秋季浮性鱼卵和仔鱼的时空分布. 徐兆礼,陈华,陈庆辉. 2008

[9]瓯江口海域夏秋季蟹类多样性分析. 徐兆礼,沈盎绿. 2008

[10]瓯江口夏、秋季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及其多样性. 高倩,徐兆礼. 2009

[11]瓯江口春季营养盐、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分布. 陈雷,徐兆礼,姚炜民,张钊,陈胜,蔡圣伟,鲍旭平. 2009

[12]瓯江口海域夏秋季鱼类多样性. 徐兆礼. 2008

[13]瓯江口刀鲚渔业生物学分析. 陈伟峰,蔡继晗,叶深,张石天,倪勇,彭欣,陈坚. 2022

[14]汕尾甲湖湾附近海域鱼类结构季节变动研究. 黄吉万,李腾,孙典荣,刘岩,刘胜男,单斌斌,杨长平. 2018

[15]黄海南部近岸海域鱼类群落结构与区系划分. 牟秀霞,徐宾铎,薛莹,任一平,张崇良. 2017

[16]珠江口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鱼类群落多样性分析. 黄吉万,孙典荣,刘岩,刘胜男,单斌斌,杨长平,李腾. 2018

[17]沱江中游鱼类资源现状及多样性. 邹远超,唐成,谢伟,严杰,李荣云,叶志祥,吴金明,黄先全,段辛斌,危起伟. 2023

[18]气候变化对海洋鱼类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进展. 李淼,许友伟,孙铭帅,张俊,李佳俊,陈作志,张魁. 2022

[19]夏季东海北部近海鱼类群落结构变化. 程家骅,丁峰元,李圣法,严利平,李建生,梁振林. 2006

[20]长江口张网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月相变化. 史赟荣,晁敏,沈新强.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