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龙卫华 1 ; 浦惠明 1 ; 高建芹 1 ; 胡茂龙 1 ; 张洁夫 1 ; 陈松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农业部长江下游棉花与油菜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油菜;辐射诱变;种质创新;高油酸性状;遗传分析;低温响应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21 年 002 期
页码: 261-27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创建高油酸(high oleic,HO)油菜新种质,探明HO新种质中高油酸性状的遗传模式,明确HO新种质油酸含量变化的生理特性,为培育HO油菜新品种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辐射处理油菜萌动发芽种子,获得初级诱变群体后在后续世代利用极端选择法结合小孢子培养技术筛选油菜HO新种质.以HO新种质分别与3个不同遗传背景的常规油菜品系为亲本组合杂交构建6个世代(P1、P2、F1、BC1P1、BC1P2和F2)的遗传群体,测定各群体脂肪酸含量后应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联合分析方法对遗传群体的高油酸性状进行遗传分析.测定HO新种质种子发芽过程中子叶、不同温度处理下苗期营养器官以及角果成熟过程中种子的油酸含量,明确其变化规律及生理效应.[结果]通过辐射获得油酸含量显著变化的初级诱变群体,在后续世代持续利用极端选择法得到平均油酸含量升高20个百分点的高世代群体,采用小孢子培养得到纯合稳定的油菜HO双单倍体群体,最终根据品质性状筛选成功得到HO新种质B161,其油脂中油酸含量为85%,亚麻酸含量为3%.以B161为HO亲本和常规品系杂交配置得到3个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遗传群体并测定获得各群体的油酸含量表型数据.脂肪酸含量相关性分析表明,十八碳脂肪酸中油酸含量与亚油酸含量和亚麻酸含量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该种质中高油酸性状由2对具有加性效应的主效基因控制,并且2对基因对油酸含量的效应值接近.生理分析表明,常温下HO品系营养器官(根、茎、叶和叶柄)的油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常规品系,亚麻酸含量显著低于常规品系.低温下HO品系营养器官的油酸含量降低,但仍高于常规品系;常规品系油酸含量在低温下稳定.低温下两类品系营养器官的亚麻酸含量均显著提高,但HO品系亚麻酸含量仍低于常规品系.在种子成熟过程和种子发芽过程中,HOLL品系中油酸含量持续显著高于常规油菜,而亚麻酸含量则持续显著低于常规油菜.[结论]成功创制了油菜HO新品系B161,明确了新种质HO性状的遗传规律和生理特性.获得的HO品系具有潜在育种利用价值.
- 相关文献
[1]甘蓝型油菜无花瓣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李洪戈,余坤江,郭婷婷,张洁夫. 2014
[2]玉米辐射诱变的研究和应用. 朱献玳,吴德芳,邹积万. 1995
[3]江苏省农作物辐射诱变育种的成就与展望. 陈秀兰,柳学余,何震天,韩月澎,杨鹤峰. 2004
[4]M_2代穗选法筛选小麦产量构成性状的效果. 缪炳良,柳学余,莫建华,崔叶龙. 1992
[5]小麦辐射诱变筛选高蛋白基因型. 缪炳良,柳学余,周华平. 1988
[6]扬辐糯4号的选育及其特性. 陈秀兰,何震天,韩月澎,杨鹤峰,吴怀珣,张永泰,缪粉英,柳学余. 1996
[7]苏玉糯1号及其亲本的种质创新利用进展. 黄小兰,薛林,石明亮,陈国清,陆虎华,孙权星,彭长俊,陈小晖,陆冬梅. 2012
[8]糯玉米自交系衡白522的种质创新研究. 陈建军,黄小兰. 2012
[9]矮败轮回选择工具创新小麦种质资源的应用研究. 李强,李筠,任立凯,孙中伟,浦汉春. 2012
[10]热带玉米种质粗缩病抗性鉴定与种质创新利用. 孟庆长,郑飞,季爱民,陈艳萍,赵文明,孔令杰,张美景,袁建华. 2012
[11]小麦抗纹枯病种质创新及QTL定位的初步研究. 蔡士宾,任丽娟,颜伟,吴纪中,陈怀谷,吴小有,张仙义. 2006
[12]观赏植物远缘杂交后代的鉴定方法. 邓衍明,贾新平,梁丽建. 2016
[13]食用豆抗豆象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杨晓明,程须珍,朱振东,刘昌燕,陈新. 2023
[14]红肉桃研究与利用进展. 俞明亮,马瑞娟,沈志军,许建兰,严娟. 2014
[15]桃优异种质的创新研究. 俞明亮,马瑞娟,杜平,章镇. 2004
[16]抗叶斑病苏丹草杂交制种技术及其种质创新. 钟小仙,顾洪如,周卫星,向阳海,白淑娟,许能祥. 2001
[17]引进紫心甘薯资源的鉴定及种质创新. 谢一芝,郭小丁,贾赵东,马佩勇,边小峰. 2013
[18]体细胞突变技术在草坪草种质创新上的最新应用. 邓衍明,叶晓青,贾新平,梁丽建. 2014
[19]中国芋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吴薇,常庆涛,王安. 2021
[20]高产多子芋新品种扬芋1号、2号的选育. HUI Feihu,惠飞虎,ZHANG Ying,张瑛,ZHANG Yongji,张永吉.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磺酰脲类除草剂对抗性油菜田间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张维;浦惠明;胡茂龙;张洁夫;朱红利;高建芹
关键词:磺酰脲类;非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杂草防效;安全性
-
甘蓝型油菜萌发期耐盐性QTL定位及耐盐种质资源筛选
作者:曹禹;史睿;杨廷海;王亚萍;向亚男;陈锋;张维;朱斌;张洁夫;王晓东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萌发期;耐盐性;QTL;候选基因;种质资源
-
超高产油量油菜品种宁杂182的选育和栽培要点
作者:付三雄;周晓婴;孙程明;张洁夫;彭琦;陈松;陈锋;龙卫华;高建芹;张维;胡茂龙;王晓东;浦惠明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高产油量;化学杀雄;宁杂182
-
油菜抗除草剂新种质PN19的交互抗性鉴定及其抗性基因的表达研究
作者:郭月;卢鑫宇;王婷;李伟龙;祁余容;吕欣蕾;彭琦;高建芹;张洁夫;胡茂龙
关键词:油菜;ALS抑制类除草剂;交互抗性;基因表达;体外酶活
-
整合关联分析和共表达网络分析挖掘甘蓝型油菜籽粒质量候选基因
作者:陈元军;马娟娟;史睿;李伟龙;王婷;彭琦;张维;陈锋;王晓东;高建芹;付三雄;张洁夫;孙程明;季彪俊;胡茂龙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籽粒质量;产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表达网络分析
-
南方稻区"早籼晚粳"栽培模式晚季灌浆期气象因子对晚粳稻品质的影响
作者:冯向前;殷敏;王孟佳;马横宇;褚光;刘元辉;徐春梅;章秀福;张运波;王丹英;陈松
关键词:双季晚稻;品种类型;灌浆期;稻米品质;气象因子
-
长江下游甘蓝型油菜种质耐湿性鉴定
作者:高建芹;陈锋;龙卫华;张维;周晓婴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耐渍性;耐渍性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