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利用小麦×玉米产生单倍体胚的单倍体育种技术开发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车京玉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玉米;单倍体胚;育种技术

期刊名称: 小麦研究

ISSN:

年卷期: 2002 年 04 期

页码: 4-5

摘要: 小麦与玉米杂交,利用玉米染色体的消失而产生小麦单倍体,是一种新的单倍体育种途径。而且现已在杂交环境(温度、光)以及选择亲合性高的玉米品种和为了提高胚形成率、种子形成率等方面,进一步研究开发了有效的方法。因玉米对小麦可交配基因Kr的不敏感性以及对小麦基因型没有严格的专化性,故小麦×玉米是一种很有效的单倍体育种途径。

  • 相关文献

[1]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 张强. 2014

[2]2,4-D首次处理时期对小麦×玉米诱导小麦单倍体效率的影响. 胡洪林,王晓楠,李卓夫,孙连发,肖佳雷. 2007

[3]俄罗斯生物表面活化剂在农作物上的应用效果. 陈玉萍. 2004

[4]2018-2021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农田瓢虫数据集. 刘兴龙,王宇,王晓曦,王克勤. 2022

[5]作物轮作系统土壤淋溶液对大豆、玉米和小麦种子发芽的影响. 许艳丽,赵丹,李春杰,司兆胜,张思佳,潘凤娟. 2013

[6]高纯度育种技术培育寒地水稻新种质研究. 黄翠. 2017

[7]甜糯玉米育种技术分析. 周恪驰,何长安,纪春学,王辉,张恒. 2023

[8]克字号春小麦品质改良的研究进展. 车京玉. 2004

[9]黑龙江省肉羊品种改良方向与相关育种技术的探讨. 王锐,郭立宏,海龙,黄新育,董正德,王嘉厚,南景东,陈国旺,张建胜,郝彩虹,佟桂芝,尤海洋. 2024

[10]中国生猪育种历史与进程. 田明,刘娣. 2024

[11]矮败小麦在新品种培育和种质创新中的应用进展. 赵丽娟,宋维富,杨雪峰,刘东军,仇林,宋庆杰,张春利,辛文利. 2025

[12]分子标记在南瓜育种中的应用进展. 韩俊岩,李柱刚,邹伶威,王珣,李晓娟. 2012

[13]外源DNA直接导入法的大豆分子育种成效. 雷勃钧,钱华,李希臣,刘昭军. 2005

[14]利用空间诱变育种技术培育番茄新品种字番1号、宇番2号. 谢立波,王雪,毕宏文,郭亚华,邓立平. 2006

[15]黑龙江省桃树育种与生产栽培. 牟蕴慧. 2007

[16]钴对小麦增产效应的研究. 崔喜安. 1999

[17]“远中”号小偃麦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祁适雨,肖志敏,辛文利,孙连发,张延滨,何孟元,卜秀玲,韩方普,辛志勇,马有志. 2001

[18]小麦品种品质分类新国标解读. 林作楫,王乐凯,吴政卿,程爱华. 2014

[19]小麦品种品质分类新国标解读. 林作楫,王乐凯,吴政卿,程爱华. 2014

[20]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在北方早熟春玉米育种中的利用研究. 苏俊,李春霞,龚士琛,闫淑琴,宋锡章,李国良,扈光辉,王明泉.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