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利用基因型值构建宁夏粳稻核心种质的方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马洪文 1 ; 陈晓军 2 ; 殷延勃 1 ; 王昕 1 ; 武绍湖 1 ;

作者机构: 1.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

2.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粳稻;基因型值;构建;核心种质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2012 年 31 卷 05 期

页码: 43-4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250份宁夏粳稻为材料,根据7个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粳稻核心种质的构建方法。采用混合线性模型统计分析方法无偏预测材料各性状的基因型值,根据2种遗传距离(马氏距离和欧氏距离),3种取样方法(多次聚类随机取样法、多次聚类优先取样法、多次聚类偏离度取样法),8种聚类方法(最短距离法、最长距离法、中间距离法、重心法、类平均法、可变类平均法、可变法、离差平方和法),用均值、方差、极差、变异系数及秩次评价不同遗传距离、取样方法、聚类方法的优劣。结果表明,马氏距离优于欧氏距离;偏离度取样法优于优先取样法和随机取样法,聚类方法最好的是最短距离法、可变类平均法,适宜取样比例是15%。用马氏距离、偏离度取样法、15%取样比例、最短距离聚类法构建了37份宁夏粳稻核心种质。

  • 相关文献

[1]利用数量性状构建粳稻核心种质的方法比较. 马洪文,殷延勃,王昕,贺奇,武绍湖,来长凯. 2013

[2]宁夏农林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平台建设初探. 王盾,李季,李振永,杨晓洁. 2017

[3]浅谈科研仪器设备数字共享平台的构建. 路洁,杨晓洁,李振永,王盾,李季. 2012

[4]落实科学发展观 在追赶跨越中构建和谐宁夏. 赵志刚. 2009

[5]宁夏平罗县马铃薯优化施肥模型构建试验研究. 田生昌,马建军. 2011

[6]努力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不断推动科技进步. 杨晓洁,王劲松. 2007

[7]60份不同种质宁夏枸杞干果品质及矿物质元素综合评价分析. 黎美霞,陶蕾,王晓洁,何昕孺,米佳,戴国礼,张波,徐文娣. 2024

[8]粳型水稻不同生态型间的遗传差异及其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刘炜,史延丽,马洪文,王坚. 2003

[9]宁夏89份粳稻种质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甘晓燕,李苗,关雅静,陈晓军,宋玉霞. 2009

[10]宁夏水稻成熟胚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孙建昌,马静,杨生龙,强爱玲,陈耀锋. 2009

[11]西北粳稻花药离体培养与再生的研究. 孙建昌,杨生龙,马静,朱美静,杨明江,王兴盛. 2009

[12]高产粳稻品种源库特征及评价体系的研究. 姜文洙,吴涛,唐曹甲子,王彩芬,马静,强爱玲,都兴林. 2019

[13]广谱抗稻瘟病基因BSR-d1在75份北方粳稻品种中的多态性分布与表达分析. 陈晓军,惠建,马洪文,白海波,马静,马斯霜,李树华. 2021

[14]不同粒形水稻品种发芽期耐盐性鉴定. 马静,李华,段彩林,孙建昌. 2016

[15]粳稻恢复系数量性状的因子分析. 褚庆芳,马洪文. 2007

[16]粳稻穗部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马洪文,王昕,代晓华,殷延勃,王坚,强爱玲,刘炜,史延丽. 2006

[17]宁夏水稻品种农艺性状分析及聚类分析. 殷延勃,马洪文. 2008

[18]粳稻不同生态型间杂交后代品质性状的初步分析. 王坚,刘炜,马洪文,史延丽. 2008

[19]粳稻穗部、叶部性状对产量的影响. 殷延勃,马洪文,王昕,武绍湖. 2009

[20]粳稻谷粒性状遗传效应分析. 马洪文,代晓华,王昕,王坚,强爱玲,刘炜,史延丽.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