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甜玉米鲜穗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静 1 ; 沈生元 2 ; 谢庆春 2 ; 袁建华 2 ; 管晓春 3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种子管理站

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种子管理站

3.;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种子管理站;

关键词: 甜玉米;农艺性状;新品种选育;区域试验;鲜穗产量;灰色关联度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7 年 10 期

页码: 48-5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江苏省2006—2014年甜玉米区域试验的47个品种的7个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甜玉米的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关联度大小依次为株高>穗长>行粒数>穗粗>穗位高>千粒鲜质量>穗行数,其中株高、穗长和行粒数是影响甜玉米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因此,甜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应综合考虑对株高、穗长、行粒数的选择,使玉米株高适中、果穗较长、行粒数较多,从而提高鲜穗产量。

  • 相关文献

[1]甘蓝型油菜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倪正斌,孙红芹,万林生. 2017

[2]江苏省鲜食大豆主要数量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张辉明,姜永平,韩阳瑞. 2009

[3]玉米杂交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倪正斌,孙扣忠,孙红芹,万林生,孙明法. 2017

[4]耐盐水稻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代金英,张桂云,胡蕾,孙红芹,万林生,韩配配,倪正斌. 2020

[5]江苏沿海滩涂地甜高梁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评价. 李春宏,郭文琦,张培通,殷剑美,韩晓勇,王立. 2015

[6]长江中下游小麦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杨红燕,徐肖,栾海业,张英虎,臧慧,乔海龙,刘艳艳,陶红,陈健,陈和,沈会权. 2021

[7]三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荃优139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朱国永,严国红,王合勤,王爱民,何冲霄,施伟,唐红生,刘凯,张桂云,孙明法. 2018

[8]2004-2022年徐州地区气候因子及小麦区域试验品系性状演变分析. 刘立伟,刘静,王静,易媛,朱雪成,张娜,张会云,马红勃,刘东涛,冯国华. 2025

[9]不同播期对玉米粗缩病发生及鲜穗产量的影响. 陆虎华,孙权星,彭长俊,陈小晖,薛林,胡加如,陈国清,石明亮,黄小兰,郝德荣,冒宇翔,程玉静. 2013

[10]不同栽培条件对苏玉糯1502主要农艺性状及鲜穗产量的影响. 王奎山,郝德荣,陈国清,薛林,陆虎华,冒宇翔. 2017

[11]糯玉米鲜穗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 黄小兰,陆虎华,胡加如,陈国清,薛林,印志同,石明亮,孙权星,陆冬梅. 2005

[12]氮肥运筹对苏玉糯5号鲜穗产量形成的作用. 陆虎华,陈国清,胡加如,薛林,黄小兰,石明亮,印志同. 2008

[13]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苏玉30’的选育研究. 陈国清,胡加如,陆虎华,石明亮,黄小兰,程玉静,薛林. 2012

[14]优质油菜新品种淮油20号的选育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蒋守华,刘葛山. 2012

[15]连云港地区矮败小麦利用与研究进展. 李强,王龙,浦汉春,任立凯,孙中伟,李筠. 2012

[16]高产优质油菜新品种淮油18号的选育. 蒋守华,刘葛山. 2012

[17]淮阴矮脚早毛豆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朱明超,罗伯祥,靳取,赵苏海,许昌成. 2003

[18]甘薯新品种彭苏3号的选育及主要栽培技术. 曾志明,谢一芝,郭小丁,张启堂,马佩勇,解道斌,贾赵东,边小峰,禹阳,罗启燕,高才华,葛先华,陈其恒. 2019

[19]优质高产荷兰小黄瓜新品种小脆的选育简. 羊杏平,朱凌丽,徐锦华,李苹芳,刘广,侯茜,姚协丰,张曼. 2016

[20]优质高产荷兰小黄瓜新品种小脆的选育. 羊杏平,朱凌丽,徐锦华,李苹芳,刘广,侯茜,姚协丰,张曼.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