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芝麻产量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崔向华 1 ; 隗正阳 1 ; 杜振伟 1 ; 周霞丽 1 ; 刘焱 1 ; 石明权 1 ; 阚跃峰 1 ; 张少泽 1 ; 崔承齐 1 ; 梅鸿献 1 ;

作者机构: 1.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南阳市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芝麻;产量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SNP标记;功能注释基因;广义遗传力;候选基因预测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23 年 51 卷 021 期

页码: 106-1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294份遗传多样性丰富的芝麻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于2014年调查驻马店市、商丘市、南阳市3个地点的株高、始蒴高度、单株蒴数、蒴粒数、千粒质量、单株产量等6个产量相关性状,结合33 027个SNP标记,使用混合线性模型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对重复检测到的显著SNP位点两侧99 kb区域内挖掘所有功能注释基因,根据注释信息找寻与目标性状相关的基因,并进行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6个性状存在广泛变异,3个环境下变异系数表现为单株产量和单株蒴数>始蒴高度>蒴粒数>千粒质量>株高.6个性状均呈现正态分布,广义遗传力为44.07%~85.49%.经关联分析共检测到171个显著关联位点,表型变异解释率为5.46%~11.56%.在驻马店和商丘共同检测到6个与蒴粒数显著关联的位点,在其侧翼各99 kb区域内共挖掘到118个功能注释基因,其中SIN_1012613基因与拟南芥CKI1(AT2G47430)是同源基因,该基因可能通过调控雌配子的发育来决定芝麻蒴粒数.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解析芝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机制,为芝麻产量的遗传改良奠定理论基础.

  • 相关文献

[1]花生重要农艺及产量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严玫,张新友,韩锁义,黄冰艳,董文召,刘华,孙子淇,张忠信,汤丰收. 2015

[2]玉米出籽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马娟,王利锋,曹言勇,李会勇. 2021

[3]玉米穗轴粗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马娟,曹言勇,李会勇. 2021

[4]南阳牛生长性状相关基因组区域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吕世杰,陈付英,张子敬,施巧婷,辛晓玲,楚秋霞,李文军,柏中林,王二耀,徐照学. 2020

[5]河南省审定小麦品种旗叶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曹廷杰,周艳杰,杨剑,张玉娥,胡卫国,王西成,赵虹. 2022

[6]玉米杂交群体产量性状及其特殊配合力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马娟,曹言勇. 2024

[7]郏县红牛生长发育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陈付英,牛晖,施巧婷,滑留帅,冯亚杰,徐照学,王二耀. 2018

[8]玉米子粒氮浓度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王利锋,王浩,周柯,杨继伟,曹言勇,李晶晶,贾腾蛟,李会勇. 2023

[9]玉米花期根系结构的表型变异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张小琼,郭剑,代书桃,任元,李凤艳,刘京宝,李永祥,张登峰,石云素,宋燕春,黎裕,王天宇,邹华文,李春辉. 2019

[10]NEB肥对芝麻矿质元素吸收及与产量相关关系的影响. 高桐梅,卫双玲,张海洋,郑永战,苗红梅,李春明. 2010

[11]几种作物秸秆基质的比较研究. 程志芳,王晋华,赵肖斌,米国全. 2010

[12]芝麻同源四倍体的选育及生物学性状研究. 卫双玲,张海洋,卫文星,张体德,路凤银,焦宏廷. 2004

[13]土壤水分对芝麻品种郑芝98N09光合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高桐梅,卫双玲,穆瑞霞,张从永,张海洋,芦海灵. 2013

[14]硼肥对芝麻籽粒性状、芝麻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卫双玲,高桐梅,汪学德,李春明,张海洋,芦海灵. 2013

[15]种子辐射处理对芝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卫双玲,张体德,卫文星,张海洋,路凤银,梅鸿献. 2000

[16]芝麻新品种豫芝八号的选育. 卫文星,丁法元,卫双玲,张红. 1993

[17]核不育芝麻小孢子败育机理的细胞学研究. 高鸿善,柳家荣,屠礼传. 1992

[18]芝麻灌浆特性与灌浆期籽粒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研究. 高桐梅,卫双玲,张海洋,李春明,李丰. 2012

[19]芝麻苗期抗茎点枯病鉴定技术研究. 高树广,倪云霞,李伟峰,王瑞霞,赵辉,杨修身,刘红彦,杨光宇. 2014

[20]麦田套播芝麻的栽培技术及增产效果分析. 张定选,卫文星,秦金栓,明顺丽,路凤银,彭宏超. 199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