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MaxEnt模型预测气候变化下苜蓿切叶蜂的潜在地理分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朱猛蒙 1 ; 段盼 2 ; 王宪辉 3 ; 侯丽 3 ; 赵紫华 2 ;

作者机构: 1.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生物安全系

3.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关键词: MaxEnt模型;独居蜂;传粉;引种;气候变化

期刊名称: 应用昆虫学报

ISSN: 2095-1353

年卷期: 2024 年 61 卷 004 期

页码: 902-9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苜蓿切叶蜂Megachile rotundata是苜蓿的高效传粉昆虫之一,为明确苜蓿切叶蜂的潜在地理分布区域,为指导苜蓿切叶蜂的扩繁地选择及引种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基于当前苜蓿切叶蜂在全球的分布点,使用MaxEnt模型评估其在不同气候情景下全球以及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筛选主导其分布的环境因子。【结果】MaxEnt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值为0.951,模型预测结果可靠性较高;最热季节的平均气温bio10是影响苜蓿切叶蜂分布最主要的气候因子,累积贡献率为31.4%。历史气候情景下,苜蓿切叶蜂在全球的分布集中在欧洲和北美洲,在中国集中于中西部地区的西藏、青海、甘肃、新疆和宁夏等地;未来气候情景下,其在全球的总适生区收缩,在中国的总适生区扩张。苜蓿切叶蜂在全球的高适生区分布随气候变暖逐渐北移,高适生区面积在低强迫时增加,高强迫时减小;在中国的高适生区随气候变暖不断增加,主要集中于西藏和青海等地。【结论】苜蓿切叶蜂在中国的适生区较为广泛,未来实现进一步扩繁的可能性较高,最热季节的平均气温bio10可作为选择适宜扩繁地的首要考虑因素,且在引种和本土扩繁时需加强风险评估、有害生物检疫及蜂群管理。

  • 相关文献

[1]基于Maxent模型的宁夏枸杞蚜虫适生分布预测研究. 马菁,刘垚,张学俭. 2019

[2]基于Maxent模型的宁夏枸杞瘿螨适生性分析. 武万里,刘垚,马菁,张学俭. 2022

[3]良种肉羊萨福克、特克塞尔引进及利用效果研究. 李颖康,达海刚,达文政. 2006

[4]美国优质紫花苜蓿在宁夏中部干旱区适应性研究. 高婷,张晓刚,纪立东,Orson Boyce,Stanford A.Young,朱建宁,彭文栋. 2010

[5]1982—2012年北半球荒漠草原过渡带植被物候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候静,杜灵通,刘可,朱玉果,胡悦,杨新国,张学俭. 2017

[6]气候带北移及其对中国作物种植 制度的影响研究进展. 胡延斌,肖国举,李永平. 2020

[7]气候变化对农牧交错带农业生产的影响——以盐池县为例. 李振永,温学飞,武文渊,刘华,张青云,刘建宏. 2007

[8]干旱条件下不同苜蓿品种田间抗旱性对比试验. 张俊丽,刘静. 2012

[9]适应气候变化规律 发展旱作避灾农业. 桂林国,王天宁. 2008

[10]大果沙棘育苗与造林技术. 张国顺,张晓琴. 2013

[11]宁夏引进美国黑核桃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张丽,黄学琴,陈虞超,李苗,巩檑,石磊,宋玉霞. 2013

[12]紫花苜蓿引种试验初报. 庞丹波,李生宝,潘占兵,董立国,蔡进军,张源润. 2015

[13]宁夏冬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李冬,佘奎军,许志斌,李新,罗湘宁,马全保,刘艳妮. 2011

[14]鞑靼忍冬引种繁育及适应性分析研究. 胡永强,李敏,曹荣荣,徐秀琴,孙涛,杨彩虹,张敏,梅曙光. 2014

[15]优质紫花苜蓿在宁夏南部山区引种试验研究初报. 王川,马晓霞,高婷,王锦,薛伟. 2014

[16]宁南山区糜子引种及适应性鉴定. 张尚沛,张晓娟,杨军学,程炳文. 2017

[17]三个小麦品种引种栽培及其抗性淀粉含量比较. 李苗,马斯霜,白海波,朱金霞,张源沛,郑国保. 2020

[18]14种园林地被植物在银川地区的引种栽培评价. 夏定雷,宋玉霞,张岩,张丽. 2010

[19]宁夏盐池沙地引种玻利维亚藜麦适应性试验. 温淑红,李成虎,左忠,马维亮,赵天成. 2021

[20]宁夏设施栽培油桃果实品质分析及综合评价. 岳海英,李阿波,黄岳,冯学梅.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