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正方体人工鱼礁流场效应试验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彦 1 ; 赵云鹏 1 ; 崔勇 2 ; 董国海 1 ;

作者机构: 1.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市海水鱼类种子工程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人工鱼礁;粒子图像测速(PIV);流场效应;正方体

期刊名称: 海洋工程

ISSN: 1005-9865

年卷期: 2012 年 30 卷 04 期

页码: 103-108+13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无干扰的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针对中空型正方体人工鱼礁,选取3个不同的来流速度6.7 cm/s、11.0 cm/s和18.0 cm/s,研究了该模型单体(90°和45°)和组合(平行和垂直)工况时的流场效应。结果显示,单体90°迎流时上升流的规模和强度大于45°迎流,但产生的缓流区和背涡流的规模远小于45°工况。横向组合中单个鱼礁模型产生的流场效应较强于单体工况。纵向组合中,第一个迎流鱼礁在不同间距时内部流速分布和单体时较为相似,间距为1.0L时流速大小与单体最为接近。第二个迎流鱼礁内部基本上未出现回流区域,水平流速较单体时明显减小,但随着间距的增加流速值不断增大。

  • 相关文献

[1]水流作用下星体型人工鱼礁二维流场PIV试验研究. 刘彦,关长涛,赵云鹏,崔勇,董国海. 2010

[2]复合M型人工鱼礁粒子图像测速二维流场试验研究. 关长涛,刘彦,赵云鹏,崔勇,李娇. 2010

[3]人工鱼礁流场效应的数值模拟与仿真研究. 崔勇,关长涛,万荣,李娇,黄滨. 2009

[4]三种叠放形式的圆管型人工鱼礁流场效应数值模拟与PIV试验研究. 郑延璇,梁振林,关长涛,宋协法,李娇,崔勇,李强,单晓鸾,徐雯雯. 2014

[5]三圆管型人工鱼礁布设间距的数值模拟及物理稳定性研究. 关长涛,李梦杰,郑延璇,李娇,崔勇,李真真,王腾腾. 2016

[6]基于CFD模拟及PIV技术的鱼池流场分析与优化. 张成林,张宇雷,吴凡,吴铠,郑跃平. 2022

[7]布设间距对人工鱼礁流场效应影响的数值模拟. 崔勇,关长涛,万荣,李娇,黄滨. 2011

[8]基于结构差异性正方体鱼礁的流场效应研究. 郭禹,秦传新,章守宇. 2022

[9]塔型桁架人工鱼礁流场效应及稳定性. 公丕海,郑延璇,李娇,关长涛,崔勇,李强. 2019

[10]渔港与渔场工程领域科技发展趋势. 孙龙.

[11]人工鱼礁基本设计与礁区管理的初步研究. 王磊,唐衍力,黄洪亮. 2011

[12]建设人工鱼礁 保护青岛近海资源环境. 关长涛,郭学武,陈聚法,王清印. 2004

[13]大亚湾海洋牧场生物资源养护效果评价. 李纯厚,贾晓平,齐占会,刘永. 2011

[14]基于稳定性分析的人工鱼礁礁体优化设计. 刘健,张硕. 2011

[15]人工鱼礁的研究进展. ^A马海有^B1%^A郭亦萍^B2%^A汤振明^B3%^A茅利生^B4%^A庄平^B5. 2004

[16]深圳杨梅坑人工鱼礁区投礁前后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的变化. 斯广杰,陈丕茂,杜飞雁,陈勇,贾晓平. 2010

[17]人工鱼礁附着生物在海洋牧场构建中的作用及研究现状. 李真真,关长涛,公丕海,王腾腾,刘超,李梦杰. 2014

[18]天津近岸人工鱼礁区砂壳纤毛虫的群落结构. 马超,于莹,侯纯强. 2015

[19]等边三角型人工鱼礁礁体结构设计及其稳定性. 郑延璇,梁振林,关长涛,宋协法,李娇,崔勇,李强,郑富强. 2014

[20]人工鱼礁生态系统碳汇机理及潜能分析. 李娇,关长涛,公丕海,崔勇,黄滨.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