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脂肪源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和脂肪酸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伟国 1 ; 温小波 2 ; 朱大世 3 ;

作者机构: 1.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生态与健康养殖重点开放实验室

3.汕头大学理学院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脂肪;生长;脂肪酸合成酶

期刊名称: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农学卷

ISSN: 1673-1409

年卷期: 2010 年 04 期

页码: 34-37+127

摘要: 通过为期28d的养殖试验,研究了不同脂肪源(猪油、豆油和鱼油)和不同鱼油水平(2%、4%、6%和8%鱼油)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生长和脂肪酸合成酶(FAS)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脂肪源比较,猪油组与豆油组获得较大增重率,显著高于脱脂组和6%鱼油组;不同鱼油水平比较,4%鱼油组显著高于其他3组。(2)不同脂肪源和不同鱼油水平对幼蟹肝胰腺和肌肉中FAS活性的影响有显著差异。不同脂肪源比较,6%鱼油组显著低于脱脂组、猪油组和豆油组,猪油组显著高于脱脂组,猪油组和豆油组差异不显著。不同鱼油水平比较,2%鱼油组和4%鱼油组显著高于6%鱼油组和8%鱼油组。

  • 相关文献

[1]饲料脂肪对翘嘴红鲌生长、葡萄糖激酶和葡萄糖-6-磷酸酶活性与基因表达的影响. 刘波,唐永凯,俞菊华,谢骏,戈贤平. 2008

[2]不同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细鳞鲑幼鱼生长和肌肉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徐革锋,刘洋,郝其睿,王玉裕,牟振波. 2016

[3]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脂肪对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 Brandt)稚鱼生长的影响. 邱岭泉,曲秋芝,张永旺. 2001

[4]肌醇对团头鲂幼鱼生长、血清生化及组织成分含量的影响. 崔红红,刘波,戈贤平,谢骏,廖英杰,任鸣春,陈汝丽. 2013

[5]饲料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亚东鲑亲鱼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和血清指标的影响. 王常安,户国,孙鹏,谷伟,王炳谦,徐奇友. 2017

[6]饲料不同蛋白质、脂肪水平对乌苏里拟鲿生长、饲料利用及体成分的影响. 王裕玉,杨雨虹,马国军,陈松波,石野,刘大森,郭家翔. 2015

[7]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脊尾白虾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力及抗病力的影响. 索帅,李健,李吉涛,陈萍,葛倩倩,孙铭. 2015

[8]鲤脂肪酸合成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孙志鹏,吕伟华,匡友谊,曹顶臣,佟广香,孙效文,郑先虎. 2017

[9]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溯河洄游期食物来源变化. 崔莹,吴旭干,赵峰,李嘉尧,连一霖,王福强. 2019

[10]采用框架法对不同栖息环境中华绒螯蟹形态差异的比较研究. 郑朝臣,骆仁军,姜涛,陈修报,刘洪波,杨健. 2019

[11]不同水域中华绒螯蟹雌体中营养品质比较分析. 王潇,韩刚,张小军,梅光明,穆迎春,宋金龙,郭亚男,孟娣,杨臻. 2019

[12]水流速度对饥饿期中华绒螯蟹亲蟹能量代谢的影响. 李春波,沈晨晨,冯广朋,赵峰,张涛,杨刚. 2023

[13]长江中华绒螯蟹洄游群体与养殖群体形态差异分析. 曹侦,冯广朋,庄平,侯俊利. 2013

[14]长江口中华绒螯蟹雌蟹抱卵前后能量代谢酶的变化. 姬慧,冯广朋,黄晓荣,耿智,庄平. 2020

[15]中华绒螯蟹中内源性氨基脲的产生途径研究. 彭婕,吕磊,喻亚丽,甘金华,何力. 2019

[16]温度对施氏鲟幼鱼生长、摄食和肠道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BAI Hai-wen,白海文,ZHANG Ying,张颖,LI Xue. 2011

[17]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对大口黑鲈生长及鱼体营养成分的影响. 牛纪锋,吴锐全,谢骏,王广军,余德光. 2010

[18]哲罗鱼稚鱼的蛋白质和脂肪需求量. 徐奇友,王炳谦,徐连伟,贾钟贺,尹家胜. 2007

[19]34°C水温下吉富罗非鱼对饲料脂肪的需求量. 周梦馨,田娟,文华,陆星,蒋明,吴凡,刘伟,喻丽娟. 2019

[20]南极磷虾变温热风干燥工艺研究. 马田田,欧阳杰,肖哲非,沈建.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