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长期不同有机肥替代比例对茶园土壤养分动态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季凌飞 1 ; 杨亦扬 1 ; 倪康 2 ; 吴志丹 3 ; 江福英 3 ; 尤志明 3 ; 伊晓云 2 ; 郭世伟 4 ; 阮建云 2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休闲农业研究所/江苏省高效园艺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2.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4.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茶园;有机肥替代比例;养分动态;天气变化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24 年 003 期

页码: 605-61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是茶园实现“化肥零增长”的一个重要途径。研究不同有机肥替代比例对土壤养分变化及茶叶产量的影响,为茶园合理高效施用有机肥提供参考。【方法】长期定位试验于2007年在福建省宁德市进行,供试茶树于2006年栽种。试验处理包括不施氮肥对照(CK)、氮磷钾化肥(NPK)处理,以及氮投入总量不变条件下以猪粪替代25%(OM25)、50%(OM50)、75%(OM75)、100%(OM100)化肥氮的有机肥替代处理。氮肥每年分3次追施,磷、钾肥和有机肥一次性基施。于2018—2019年间定期采集表层(0—20 cm)土壤样品,测定土壤养分含量、茶叶产量,同时检测降雨量和地表温度。【结果】施肥显著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但同一养分含量年际间的变异幅度随着有机氮替代比例的上升而增加,除铵态氮含量外,NPK与OM25处理的养分含量及年际间变异系数无显著差异,二者均低于其他有机肥替代比例处理。OM25处理土壤铵态氮平均含量与其他处理相比提升了1.42~3.35倍,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硝态氮平均含量的变异系数在有机肥替代处理下超过150%,其含量随有机肥替代比例的升高逐渐提高,但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CK和NPK处理的土壤钙、镁、锰、铜和锌元素的平均含量显著低于较高的有机肥替代比例处理,OM100处理下土壤有效钙、镁、锰、铜和锌元素的平均含量较最低的CK分别提高了4.12、13.83、2.77、12.32和36.32倍。随着有机肥替代比例的增加,表层土壤pH和速效钾含量随之上升,而铵态氮含量和茶叶的鲜叶产量则呈下降趋势。除铵态氮外,土壤养分含量与取样前7天的降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与任意阶段的地表温度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结论】全有机肥模式不利于茶叶增产和土壤养分的供应,且土壤pH的升高对茶树生长有明显的限制作用,降雨过多和地表温度过高也会加剧养分流失风险。低有机质替代比例可以保证氮素的充足和稳定供应,且不会引起pH明显变化,因此是较为适宜的茶园有机肥替代比例。

  • 相关文献

[1]安溪县主要产茶乡镇土壤肥力现状浅析. 王文建. 2008

[2]屏南县发展高山生态观光茶园的设想. 薛巧英,王振康. 2007

[3]几种牧草在福建侵蚀茶园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罗旭辉,钟珍梅,詹杰,陈清山,黄毅斌. 2009

[4]茶园饼肥的应用研究进展. 陶湘辉,王秀萍,钟秋生. 2009

[5]福建省典型茶园土壤硒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余文权,王峰,陈玉真,单睿阳,尤志明,臧春荣,陈常颂. 2020

[6]林地转变为茶园的土壤pH及养分变化特征. 林诚,陈子聪,吴一群,颜明娟. 2020

[7]林地转变为茶园对土壤团聚体及渗透性能的影响. 陈玉真,王峰,吴志丹,江福英,张文锦,翁伯琦,罗旭辉,尤志明. 2018

[8]茶园间作灵芝对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李艳春,林忠宁,陆烝,刘明香. 2019

[9]4种植物物料改良茶园土壤酸度的效果. 李艳春,李兆伟,王义祥. 2021

[10]生物炭对茶园酸性红壤氮素养分淋溶的影响. 刘岑薇,叶菁,李艳春,林怡,王义祥. 2020

[11]我国典型茶区化学氮肥施用与生产运输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估算. 王峰,陈玉真,吴志丹,江福英,张文锦,翁伯琦,尤志明. 2020

[12]茶园寄生性天敌昆虫的保护利用研究进展. 李慧玲,张辉,王定锋,李良德,曾明森,吴光远,王庆森. 2020

[13]生物炭对酸化茶园土壤性状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王义祥,黄家庆,叶菁,李艳春,林怡,刘岑薇. 2020

[14]茶园套种对灵芝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林忠宁,陆烝,林怡,李艳春,刘明香. 2020

[15]绿肥对茶园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发展对策. 王峰,吴志丹,江福英,张文锦,尤志明. 2012

[16]不同类型茶园土壤团聚体组成特征及稳定性研究. 王峰,陈玉真,尤志明,吴志丹,江福英,陈芝芝,翁伯琦. 2014

[17]施用生物炭提高酸性红壤茶园土壤的微生物特征及酶活性. 郑慧芬,吴红慧,翁伯琦,叶菁,曾玉荣,王义祥. 2019

[18]茶园土壤物理性状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陈子聪,颜明娟,林琼,李晓玲. 2009

[19]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 张文锦,翁伯琦,李慧玲. 2009

[20]福建茶园土壤及茶叶重金属监测及污染评价. 颜明娟,吴一群,张辉,陈梦雅,蔡顺香,陈子聪.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