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施肥模式对茶园土壤酸度和茶叶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江福英 1 ; 吴志丹 1 ; 张磊 1 ; 陈玉真 1 ; 尤志明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国家土壤质量福安观测实验站

关键词: 茶园;减量施肥;土壤酸度;茶叶产量

期刊名称: 茶叶学报

ISSN: 2096-0220

年卷期: 2023 年 64 卷 005 期

页码: 36-42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模式对茶园土壤酸度及茶叶产量的影响,为茶园合理施肥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设置农户常规施肥(CF)、专用肥(SF)、新型肥料(NF)、生物炭基肥(BF)、专用肥+有机肥(SF+OM)、新型肥料+有机肥(NF+OM)6个施肥模式,开展为期两年(2018-2019年)的田间试验.[结果]与CF相比,SF、SF+OM处理土壤显著提升茶园表层土壤(0~20 cm)和亚表层(20~40 cm)土壤pH,降低表层土壤交换性酸和交换性铝含量,有效阻控茶园表层和亚表层土壤酸化;而NF、BF、NF+OM处理对茶园土壤酸度影响不显著.与CF相比,各施肥处理均表现为增产效应,其中SF、SF+OM、NF+OM处理 2019年度茶叶产量显著提高.[结论]综合考虑土壤酸化阻控和茶叶增产效应,专用肥(SF)、专用肥+有机肥(SF+OM)施肥模式是本试验条件下一种较理想的茶园施肥管理措施,应用潜力较大.

  • 相关文献

[1]配施生物基质肥料对茶园土壤酸度的改良效应. 吴志丹,江福英,尤志明,王峰,张磊,翁伯琦. 2015

[2]施肥类型对茶园土壤酸度的影响研究. 吴志丹,江福英,张磊,尤志明. 2024

[3]亚热带茶园土壤酸度特征研究——以福建省武夷山市为例. 吴志丹,江福英,尤志明,王峰,张文锦,翁伯琦. 2016

[4]生物黑炭茶园应用技术试验示范效果. 吴志丹,江福英,王峰,朱留刚,尤志明. 2014

[5]生物黑炭对茶园土壤理化性状及茶叶产量的影响. 江福英,吴志丹,尤志明,王峰,朱留刚. 2015

[6]土壤施用亚硒酸钠对乌龙茶硒含量的影响. 江福英,吴志丹,张文锦,李刚. 2017

[7]配施有机肥对茶园土壤性状及茶叶产质量的影响. 吴志丹,尤志明,江福英,王峰,翁伯琦. 2015

[8]培肥措施对茶园土壤碳组分和茶叶产量的影响. 王利民,范平,罗涛,栗方亮,王煌平,张青,黄东风. 2018

[9]施肥模式对茶叶产量、营养累积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林新坚,黄东风,李卫华,王利民,王飞,范平,邱孝煊. 2012

[10]喷施不同浓度海藻叶面肥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利民,陈诗平,黄东风. 2024

[11]生物黑炭茶园应用技术试验示范. WU Zhidan,吴志丹,JIANG Fuying,江福英,WANG Feng. 2014

[12]不同减量施肥模式对蜜柚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张青,栗方亮,孔庆波,庄木来. 2021

[13]葡萄园紫云英还田减量氮肥试验. 吴志勇,钟少杰,何春梅. 2017

[14]葡萄园套种紫云英还田与减量施肥试验. 钟少杰,何春梅,王飞,林新坚. 2016

[15]安溪县主要产茶乡镇土壤肥力现状浅析. 王文建. 2008

[16]屏南县发展高山生态观光茶园的设想. 薛巧英,王振康. 2007

[17]几种牧草在福建侵蚀茶园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罗旭辉,钟珍梅,詹杰,陈清山,黄毅斌. 2009

[18]茶园饼肥的应用研究进展. 陶湘辉,王秀萍,钟秋生. 2009

[19]福建省典型茶园土壤硒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余文权,王峰,陈玉真,单睿阳,尤志明,臧春荣,陈常颂. 2020

[20]林地转变为茶园的土壤pH及养分变化特征. 林诚,陈子聪,吴一群,颜明娟.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