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秋闲田秣食豆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优化方案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周汉章 1 ; 王新栋 2 ; 王富贵 3 ; 刘环 4 ; 王新玉 1 ; 侯升林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国家谷子改良中心/河北省杂粮研究重点实验室

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

3.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

4.深泽县农业局

关键词: 秋闲田;秣食豆;高产;栽培技术;优化方案

期刊名称: 农学学报

ISSN: 2095-4050

年卷期: 2015 年 5 卷 06 期

页码: 21-28

摘要: 为了缓解牧业冬春季节饲草不足的问题,有效利用8—10月的水、热、光和土地资源,复种青刈秣食豆,明确秋闲田秣食豆的高产栽培技术,促进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推广应用。采用正交试验与软件PASW Statistics 18的LSD法,以秣食豆产草量为主要考核指标,对秋闲田秣食豆播种行距、种植密度与氮、磷、钾等影响因素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密度、行距与钾肥对秋闲田秣食豆产草量具有重要影响。明确了秋闲田秣食豆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的优化方案:每公顷留苗密度75万株,并以氮肥(N)300 kg/hm2、磷肥(P2O5)112.5 kg/hm2、钾肥(K2O)375 kg/hm2做基肥,播种方式以50 cm的行距进行条播。该方案的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分别为6661.67、2723.64 kg/hm2,较产草量位居第2的优良组合的鲜重、干重分别增产24.17%、27.63%。为秋闲田栽培秣食豆的生产实践提了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 相关文献

[1]不同因子对秋闲田秣食豆生物产量的影响(英文). 刘环,王新栋,王富贵,王新玉,周汉章,夏雪岩,侯升林. 2015

[2]种植密度和间作豆科牧草对青贮玉米生产性能的影响. 赵海明,游永亮,武瑞鑫,翟兰菊,宋凤格,李源. 2020

[3]播量与水肥耦合对河北秋闲田饲用谷子产量的影响. 周汉章,刘环,王新玉,王新栋,侯升林. 2016

[4]播期与秋闲田饲用高粱生物产量的回归分析. 周汉章,刘红霞,刘环,周新建,魏志敏,李顺国,侯升林. 2017

[5]播期、播量与行距对秋闲田饲用谷子草产量的影响. 周汉章,刘环,魏志敏,贾海燕,周新建,侯升林,李顺国. 2017

[6]种植密度与行距对秋闲田饲用甜高粱单株生产力和草产量的影响. 周汉章,刘环,刘凯,贾海燕,魏志敏,袁淑红,侯升林,李顺国. 2018

[7]秋闲田一年生饲用作物品种筛选初报. 周汉章,王新玉,王新栋,王富贵,叶凯,刘环,侯升林. 2015

[8]不同播期对秋闲田饲用高粱株高、叶茎比与干鲜比的影响(英文). 周汉章,刘环,贾海燕,周新建,魏志敏,李顺国,刘海忠. 2018

[9]播量与水肥耦合对秋闲田饲用谷子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周汉章,刘环,刘斐,王新玉,王新栋,魏志敏,南春梅,任晓利,侯升林. 2015

[10]秋闲田饲用高粱的播期对单株生产力与产量回归模型的构建与分析(英文). 周汉章,刘红霞,刘环,周新建,魏志敏,侯升林,李顺国. 2018

[11]种植密度与行距对秋闲田饲用甜高粱单株生产力的影响. 周汉章,刘环,贾海燕,魏志敏,袁淑红,侯升林,李顺国. 2018

[12]沙地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李学文,鲁雪林,张国新,刘雅辉. 2011

[13]盐碱地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鲁雪林,王秀萍,张国新,刘雅辉. 2010

[14]新90-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张秀和,李建广,张国新,甄翠荣. 2007

[15]早熟苹果新品种‘冀苹1号’高产优质栽培管理技术. 索相敏,郝婕,王献革,刘铁铮,鄢新民,冯建忠,李学营. 2016

[16]黑龙港流域麦区冬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魏建伟,李强,李丁,孙书娈,孟祥海. 2015

[17]小麦抗旱新种质衡562性状表现及分析. 李慧敏,赵明辉,袁邵华,赵凤梧,王雪征,陈淑萍,Daniela Benedikova,Pavol Hauptvogel. 2012

[18]石家庄市设施蔬菜10种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王艳霞,武彦荣,李兰功,郭晓慧,何建永,马书昌,左秀丽,李翠霞. 2017

[19]国审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冀豆24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邸锐,赵青松,刘兵强,史晓蕾,刘志芳,闫龙,张孟臣,杨春燕. 2021

[20]冀薯332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刘兰服,何煦,丁丽娟,马志民,胡亚亚,韩美坤.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