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新疆同域亚洲玉米螟和欧洲玉米螟对温度的适应性差异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丁新华 1 ; 贾尊尊 2 ; 王小武 3 ; 付开赟 2 ; 汪洋洲 4 ; 阿尔孜姑丽·肉孜 2 ; 吐尔逊·阿合买提 2 ; 刘小侠 5 ; 郭文超 2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2.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3.新疆农业科学院微生物应用研究所

4.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5.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欧洲玉米螟;近缘种;生物学特性;种间竞争

期刊名称: 昆虫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5 期

页码: 694-70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通过明确当前世界唯一一处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和欧洲玉米螟O.nubilalis同域混生区内伴有激烈种间竞争关系的两个近缘种玉米螟主要生物学特性对温度的适应性差异水平,揭示新疆混生区欧洲玉米螟种群被亚洲玉米螟快速取代的生物学驱动机制。【方法】在15, 20, 25, 30和35℃下测定比较了新疆同域环境下分离获得的两个近缘种亚洲玉米螟和欧洲玉米螟种群的卵历期、卵块孵化率、单块卵粒孵化率和卵块死亡率及20, 25, 30和35℃下成虫寿命、产卵前期、产卵期、单雌产卵量、幼虫和蛹历期、幼虫重和蛹重等参数。【结果】欧洲玉米螟在15, 20, 25和35℃下的卵块死亡率均显著高于亚洲玉米螟的,在20, 25, 30和35℃下的平均单块卵粒孵化率则显著低于亚洲玉米螟的;随温度的升高,欧洲玉米螟卵块孵化能力显著降低,至35℃时,卵块死亡率最大(73.42%±2.28%),平均单块卵粒孵化率最低(48.46%±2.64%),而亚洲玉米螟卵块死亡率和平均单块卵粒孵化率分别为41.88%±4.33%和67.99%±2.52%。在20, 25, 30和35℃下同域亚洲玉米螟和欧洲玉米螟间的产卵前期、雌成虫寿命、雄成虫寿命和产卵期均无显著差异,但欧洲玉米螟的单雌产卵块数、单雌所产单个卵块平均卵粒数以及平均单雌产卵量等主要繁殖力指标均显著低于亚洲玉米螟的。较低温度(20和25℃)下,欧洲玉米螟相比于亚洲玉米螟具有较大的1-4龄幼虫重,但随着温度的升高,至30和35℃时欧洲玉米螟2和3龄幼虫重显著小于亚洲玉米螟的,20, 25和35℃下欧洲玉米螟各幼虫历期和蛹历期与亚洲玉米螟的无显著差异。【结论】亚洲玉米螟较欧洲玉米螟具有更好的温度适应能力,尤其是高温(30和35℃)下,亚洲玉米螟卵块存活率更高,孵化能力更好,繁殖力和体重相比更大,竞争力相对更强。

  • 相关文献

[1]新疆天山葱属根茎组野生植物收集研究初报. 陆峻 ,白玉亭,刘志勇,马盾,王威,王洁. 1998

[2]中华甲虫蒲螨和管氏肿腿蜂联合控制双条杉天牛初探. 胡帅,罗立平,孙猛,杨禹,温俊宝. 2023

[3]基于增效剂与杀虫剂协同作用的玉米螟超低量喷雾防治技术. 王志慧,丁新华,贾尊尊,付开赟,吐尔逊·阿合买提,何江,郭文超. 2020

[4]氯虫苯甲酰胺对亚洲玉米螟解毒酶活性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支昊宇,丁新华,陈萍,叶茂林,闫阳阳,姜卫华. 2021

[5]红绶曲霉ACB1042与四种酰胺类杀虫剂的相容性及其对亚洲玉米螟的室内联合毒力. 袁梓涵,王小武,丁新华,付开赟,贾尊尊,郭文超. 2024

[6]亚洲玉米螟越冬后幼虫致病细菌-黏质沙雷氏菌的分离鉴定及杀虫活性评价. 袁梓涵,王小武,丁新华,付开赟,蒋旭东,巩雪花,贾尊尊,吐尔逊·阿合买提,郭文超. 2024

[7]丁香假单胞菌对亚洲玉米螟幼虫抗寒能力的影响. 阿依谢姆古丽·亚库普,安尼瓦尔·库尔班,郭文超. 2017

[8]新疆亚洲玉米螟无害化防治技术研究. 郭文超,何江,许建军,吐尔逊,谭勇峰,毛刚,田志来. 2005

[9]亚洲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应用. 蔺国仓,任向荣,杨净,张润龙,宁成博,陶建飞. 2016

[10]氮素含量对亚洲玉米螟取食及选择性影响. 袁洁,丁新华,付开赟,贾尊尊,阿尔孜姑丽·肉孜,吐尔逊·阿合买提,郭文超. 2022

[11]氮素含量对亚洲玉米螟个体发育及种群增殖的影响. 袁洁,丁新华,贾尊尊,付开赟,吐尔逊·阿合买提,郭文超. 2022

[12]新疆亚洲玉米螟暴发成灾驱动机制分析及其治理对策. 丁新华,王小武,付开赟,贾尊尊,卢屹,魏新振,王志慧,阿尔孜姑丽·肉孜,吐尔逊·阿合买提,郭文超. 2024

[13]亚洲玉米螟在乌鲁木齐地区的发生及生活习性. 许国身,徐建辉. 1991

[14]饲料氮素水平对亚洲玉米螟食物利用及营养指标的影响. 丁新华,袁洁,付开赟,袁梓涵,王小武,贾尊尊,阿尔孜姑丽·肉孜,吐尔逊·阿合买提,郭文超. 2023

[15]奇台红豆草品种比较试验. 张磊,阿不力孜,张博,余晓光,张鸿书,秦新政. 2008

[16]不同洋葱品种资源生物学特性评价及主成分分析. 庄红梅,王浩,韩宏伟,王强,刘会芳,杨生保. 2017

[17]红枣黑斑病链格孢属真菌的生物学特性. 范盈盈,王富兰,王帅,陈贺,刘峰娟,胡东强,武爱波,王成. 2020

[18]新疆马铃薯早疫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杨茹薇,刘易,徐琳黎,孙慧,李江涛. 2021

[19]马铃薯甲虫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研究. 吐尔逊·阿合买提,许建军,郭文超,刘建,何江,夏正汉,付文君,张冬梅. 2010

[20]伊犁河谷地区稻水象甲生物学特性及其种群田间迁移规律的研究. 关志坚,丁新华,付文君,吐尔逊,郭文超,魏振兴.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