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海南岛逐日太阳总辐射长期演变特征与关联因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茂芬 1 ; 李玉萍 1 ; 罗微 1 ; 李海亮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地面太阳总辐射;Mann-Kendall突变检验;多重线性回归;海南岛

期刊名称: 热带地理

ISSN: 1001-5221

年卷期: 2016 年 36 卷 04 期

页码: 666-67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了解海南岛太阳辐射资源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变化原因,以海口(1961―2013年)和三亚(1993―2013年)2个气象站点长时间序列逐日太阳总辐射、日照时数、气温等观测资料为基础,利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突变检验方法分析了全年、雨季、旱季日均太阳总辐射的长期演变特征,利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了辐射变化的主要关联气象因素。结果表明:1961―2013年期间海口全年、雨季、旱季日均太阳总辐射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021、0.004、0.038 MJ/m2,1993―2013年三亚全年、雨季、旱季日均太阳总辐射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68、-0.658、-0.714MJ/m~2。海口日均太阳总辐射变化呈波动趋势,全年、雨季日均太阳总辐射显著的"变暗期"分别出现在1975―1992、1975―1990年;海口旱季日均太阳总辐射呈先降后升的趋势,1967―2003年为下降期,2003年之后呈现上升趋势,显著的"变暗期"为1995、1988―1989年。1993年以来,三亚全年、雨季、旱季日均太阳总辐射变化都呈下降趋势,显著的"变暗期"分别出现在1999―2013(全年)、2000―2003和2009―2011年(雨季)、1996―2001和2004―2013年(旱季),突变年份分别为1997、1995、1995年。三亚站点太阳辐射资源较海口站点丰富;日照时数与海口全年、雨季、旱季和三亚全年、雨季日均太阳总辐射变化关联度最强,而日平均气温则与三亚旱季日均总辐射变化关联度最强。

  • 相关文献

[1]海口晚稻生育期气象因子变化特征及其对晚稻产量的影响. 李茂芬,邓吉良,邓春梅,李玉萍,郭澎涛. 2018

[2]海南热带作物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陶忠良. 2000

[3]海南岛野生蔬菜资源调查研究及开发利用. 党选民. 2000

[4]海南岛红树林区系组成与特征. 单家林,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郑学勤. 2004

[5]海南岛蝗虫研究现状与展望. 卢芙萍,赵冬香,马恩波. 2004

[6]海南岛橡胶人工林生态系统碳通量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吴志祥,陈帮乾,杨川,谢贵水. 2011

[7]海南被子植物分布新资料(Ⅲ). WANG Qing-long,王清隆,WANG Mao-yuan,王茂媛,YANG Hu-biao. 2019

[8]二氧化碳浓度倍增对海南岛荔枝生产的影响. 吴志祥,陶忠良,周兆德,王令霞. 2004

[9]海南兴隆热带花园引种工作初报. 赖齐贤. 2001

[10]气候变化对海南岛生态承载力的影响分析. 陈炫,陶忠良,吴志祥,周兆德. 2007

[11]海南岛发展花卉产业的优势与适栽种类的选择. 王祝年. 2001

[12]海南岛桉树人工林营养与施肥. 华元刚,茶正早,林钊沐,罗微. 2005

[13]海南岛香料植物名录. 王祝年,肖邦森,李渊林,明建鸿. 2002

[14]海南普通野生稻居群植被物种多样性研究. 徐中亮,李厚奇,何美丹,袁潜华. 2012

[15]橡胶林水分的分配特征. 秦钟,周兆德,陶忠良. 2003

[16]海南木本饲用植物资源考察及营养价值评价. 刘国道,罗丽娟. 1998

[17]海南岛药用蕨类植物多样性及生境分布类型. 杨逢春,黄华平,牛黎明,于旭东,王雪兵,张宪春. 2010

[18]海南岛橡胶林群落种子植物区系组成成分分析. 兰国玉,王纪坤,吴志祥,谢贵水. 2013

[19]海南岛橡胶林辐射通量特征. 吴志祥,杜莲英,兰国玉,谢贵水,杨川,周兆德. 2012

[20]海南岛姜科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与开发利用. 袁媛,谢小丽,庞玉新.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