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栽培措施对“淮香粳15号”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健 1 ; 袁彩勇 1 ; 孔宪旺 1 ; 李刚 1 ;

作者机构: 1.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淮香粳15号;栽培措施;产量

期刊名称: 上海农业科技

ISSN: 1001-0106

年卷期: 2015 年 06 期

页码: 50+52

摘要: 为探索"淮香粳15号"的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根据"淮香粳15号"特征特性,研究了不同栽培措施对"淮香粳15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淮香粳15号"最佳播期为5月5日,栽插行距26.0-30.0 cm、株距10.0-13.3cm,每667 m~2基本苗6万-7万苗;基蘖肥:穗肥(分促花肥、保花肥两次使用)为6:4时,产量最高。

  • 相关文献

[1]中粳稻新品种淮香粳15号的选育及利用. 王健,袁彩勇,孔宪旺,李刚,高平中,徐卫军. 2016

[2]粳稻新品种淮香粳15号选育及其高效栽培技术. 李刚,袁彩勇,王健,孔宪旺,罗伯祥,程保山,徐卫军,高平中. 2016

[3]水稻新品种淮香粳15号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李刚,袁彩勇,王健,罗伯祥,程保山,徐卫军,孔宪旺,陈卫军,余翔. 2016

[4]栽培措施对双低油菜苏油4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孙华,沈明星,蒋鹤云,许才康,张建栋. 2008

[5]不同栽培措施对双低油菜苏油8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张建栋,黄萌,宋云生,孙华,宋英. 2020

[6]水稻新品种中稻1号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卢百关,秦德荣,樊继伟,方兆伟,李健,杨波,王宝祥,刘艳,周振玲,徐大勇. 2012

[7]元麦β-葡聚糖含量的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石晓旭,韩笑,刘海翠,李赢,石吕,薛亚光,魏亚凤,杨美英,刘建. 2022

[8]农艺强化措施用于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冯子龙,卢信,张娜,范如芹,刘丽珠,郑向勇,张振华. 2017

[9]冬小麦冠层叶色变化节奏及其与栽培措施的关系. 陈玉泉,李秉柏,陈书涛. 2005

[10]苏棉17号的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承泓良,陈国平,冷苏凤,何旭平,肖松华,王庆华. 2000

[11]盐城市藜麦苗期栽培管理措施. 姬振蒙,刘洪进,董升,顾闽峰,时丕彪,王德领,费月跃. 2024

[12]栽培措施对小麦籽粒主要加工品质的影响. 顾克军,杨四军,张恒敢,黄玉鸾. 2004

[13]栽培措施对软红冬小麦加工品质的效应. 张平平,刘婷婷,姚金保,马鸿翔,张鹏,杨学明,周淼平. 2016

[14]盐土条件下不同栽培措施对4种禾本科饲草阳离子分布的影响. 张文洁,丁成龙,程云辉,许能祥. 2015

[15]不同农艺措施对甘蓝型油蔬兼用油菜宁油16号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陈新军,戚存扣,张洁夫,浦惠明,高建芹,傅寿仲. 2004

[16]大麦种质耐盐性鉴定及评价. 乔海龙,沈会权,陈健,陶红,臧慧,栾海业,张英虎,陈和. 2015

[17]施用PL-2对油菜产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 刘葛山,赵祥祥. 2004

[18]杂交棉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及高产栽培途径探讨. 黄志勇,郭长佐,顾克余,费跃. 2000

[19]淀粉专用型甘薯新品种徐薯3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王欣,谢逸萍,李强,李洪民,张允刚,后猛,唐维,马代夫. 2012

[20]不同水稻茬口及密度、不同氮肥用量及运筹对“淮麦28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安邦,顾正中,周羊梅.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