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海南桑螟寄生蜂种类及优势种的寄生特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娜玉 1 ; 卢芙萍 1 ; 耿涛 1 ; 武华周 1 ; 汪永松 1 ; 朱嘉雯 1 ; 王树昌 1 ;

作者机构: 1.海南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试验场

关键词: 桑螟;寄生蜂;桑螟绒茧蜂;自然寄生率;寄生特性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19 年 05 期

页码: 953-95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桑树主要害虫桑螟的天敌寄生蜂资源及其寄生特性并利用生物防治措施有效控制桑螟的危害,对海南主要桑园桑螟寄生蜂进行了系统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海南桑螟天敌寄生蜂主要有5种,分别为桑螟绒茧蜂Apanteles heterusiae Wilkinson、食心虫白茧蜂Phanerotoma planifrons Nees、红铃虫甲腹茧蜂Chelonus pectinophorae Cushman、菲岛长距茧蜂Macrocentrus philippinensis Ashmead和广大腿小蜂Brachymeria lasus Walker。其中,桑螟绒茧蜂为优势种,田间寄生率高达63.24%,1头桑螟幼虫可出蜂3~16头;其他4种寄生蜂均为单寄生,田间平均寄生率依次为9.15%、6.21%、5.62%和5.24%。室内寄生特性研究发现,桑螟绒茧蜂对桑螟龄期和密度具有选择性,主要寄生1龄和2龄桑螟幼虫,偶尔寄生3龄幼虫,仅在1龄桑螟幼虫密度为9和2龄密度为8头时寄生率最高,且出蜂量最大。待被寄生桑螟幼虫发育至5龄时从桑螟体内啮出,并在5~7 h内结茧化蛹,啮出幼虫可全部化蛹,4~5 d后羽化,羽化率为33.33%~100%,性比为0~87.50%,成蜂寿命为1~3 d,多为2 d,雄蜂寿命略短于雌蜂。未观察到桑螟绒茧蜂寄生家蚕。研究为桑螟绒茧蜂的规模化繁育和利用提供前提。

  • 相关文献

[1]瓜实蝇龄期和密度对蝇蛹金小蜂寄生能力的影响. 黄文枫,唐良德,赵海燕. 2018

[2]量化管理在椰心叶甲寄生蜂生产中实施的成效. 周焕起,马子龙,覃伟权. 2008

[3]寒流对椰心叶甲及其寄生蜂的影响. 李科明,覃伟权,李朝绪,黄山春. 2008

[4]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MetaphyCUS parasaissetiae Zhang and Huang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温丽娜,符悦冠,张方平,金启安,张敬宝. 2009

[5]海南首次发现一种新的三叶草斑潜蝇寄生蜂-斑潜蝇亮蝇茧蜂. 邢秉琳,古丽奴尔·阿哈买江,吴少英,彭正强,杨磊,吕宝乾. 2023

[6]红脉穗螟寄生蜂寄主选择研究. 吕朝军,钟宝珠,李朝绪,凌青,张楚毓,赵建超. 2022

[7]我国粉蚧寄生蜂的种类及其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何衍彪,詹儒林,常金梅,赵艳龙. 2017

[8]海南利用寄生蜂防治椰心叶甲效果分析. 李朝绪,覃伟权,黄山春,韩超文,马子龙,彭正强. 2008

[9]三种杀菌剂对椰心叶甲啮小蜂和椰甲截脉姬小蜂羽化率的影响. 李朝绪,吕朝军,陶柏辰,钟宝珠,黄山春,覃伟权. 2021

[10]海南草地贪夜蛾寄生蜂调查与基础生物学观察. 唐继洪,吕宝乾,卢辉,吉训聪,杨普云,苏豪,蔡波. 2020

[11]我国实蝇寄生蜂种类及其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张新民,何衍彪,詹儒林,赵艳龙. 2015

[12]中国海南省田间发现螟甲腹茧蜂寄生草地贪夜蛾. 李芬,王力奎,吕宝乾,曹凤勤,潘雪莲,袁琳琳,吴少英. 2019

[13]椰心叶甲的生物防治. 苏震,邓柳红,易小平,肖苏生,张春发. 2009

[14]三亚市椰心叶甲寄生蜂的防效调查. 李朝绪,黄山春,覃伟权,马子龙,容焕,彭正强. 2012

[15]2种瓜实蝇寄生蜂的研究进展. 曾秀丹,龚治,彭正强. 2017

[16]椰扁甲啮小蜂行为观察及营养源对其生殖潜能影响. 吕宝乾,彭正强,符悦冠,金启安,温海波.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