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瑟伯氏棉TIR-NBS-LRR类蛋白质编码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晓杰 1 ; 赵付安 2 ; 唐中杰 2 ; 李武 2 ; 赵元明 2 ; 谢德意 2 ; 房卫平 2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瑟伯氏棉;黄萎病;TIR-NBR-LRR蛋白质编码基因;克隆与分析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13 年 29 卷 06 期

页码: 1228-123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对抗黄萎病种质瑟伯氏棉接菌前后高调表达的3个TIR-NBS-LRR类蛋白质点为出发点,根据其对应同源蛋白质B3V7R2(烟草)、B9INW6(棉白杨)和Q19EF1(拟南芥),利用BLAST在线搜索棉花中对应的表达序列标签(EST),分别设计引物,对接菌后的瑟伯氏棉进行RT-PCR扩增,进而以获得的EST序列为母序列,通过电子克隆及RACE技术,克隆了3个编码TIR-NBS-LRR类蛋白质的候选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3个候选TIR-NBS-LRR类蛋白质编码基因均具有典型的TIR、NBS及LRR功能域;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3个候选基因在瑟伯氏棉抗黄萎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相关文献

[1]黄萎病菌诱导瑟伯氏棉差异表达蛋白质组鉴定. 赵付安,程静,房卫平,谢德意,赵元明,吕淑萍,聂利红,唐中杰,李武. 2010

[2]棉花抗黄萎病的RAPD标记. 房卫平,许守明,孙玉堂,唐中杰,王家典. 2001

[3]棉花麦后移栽与麦棉套种综合效益比较. 马奇祥,王振宇,崔小伟,郝俊杰,杜学云. 2010

[4]高抗黄萎病棉花新品种豫棉21号的选育. 房卫平,王家典,孙玉堂,马惠平. 2000

[5]棉花黄萎病菌与品种互作的格局分析. 吴元奇,房卫平,胡秉民. 2009

[6]棉花抗黄萎病种质豫棉19、21号的抗性遗传研究. 房卫平,王家典,孙玉堂,唐中杰. 2003

[7]棉花黄萎病不同抗性品种接菌前后体内酶活性及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 汪红,刘辉,袁红霞,王烨,李洪连. 2001

[8]应用相互嫁接技术研究棉花对黄萎病的抗性. 胡雨薇,郝俊杰,贾新合,马奇祥,崔小伟,高俊山,李宾,郭利娟,王庆东. 2012

[9]2000~2001年河南省杂交棉区域试验述评. 王振宇,马奇祥,杨修身,刘佳中,牛郑花. 2002

[10]甸棉花黄萎病研究进展与高抗黄萎新种质豫2067. 房卫平,王家典. 199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