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史桂荣 1 ; 郭晓明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龙单33;选育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06 年 05 期
页码: 33-34
摘要: 玉米新品种龙单33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选育的晚熟、高产、抗病、质优杂交种,在哈尔滨市生育日数为125 d左右,所需生育活动积温2 650℃,和本育9号同熟期,株高275 cm,穗位高110 cm,产量9 272.85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13.2%,2005年黑龙江省审定推广。
- 相关文献
[1]适宜机收玉米新品种嫩单19的选育. 许健,马宝新,刘海燕,孙善文,王俊强,韩业辉,于运凯,周超,孙培元. 2018
[2]玉米自交系绥系608的选育与利用. 石运强,孙艳杰,邵勇,魏国才,南元涛,金振国,高利,李云龙. 2019
[3]高产玉米新品种龙育168的选育. 马延华,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吴建忠,李东林,杨国伟. 2020
[4]高产玉米新品种龙育1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马延华,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吴建忠,李东林,杨国伟. 2020
[5]玉米单交种边单10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陈凤芝,巩双印,陈海军,李金良,张崎峰,吴瑶,吴晓彬. 2021
[6]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嫩单22的选育. 许健,马宝新,刘海燕,孙善文,王俊强,韩业辉,于运凯,周超,孙培元,兰红宇. 2021
[7]优质玉米新品种龙单86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李云龙,张建国,曹靖生,李思楠,李昕,孙岩,蔡泉. 2021
[8]早熟玉米新品种龙辐玉20的选育及高产制种技术. 赵韦,王巍,李春秋,祁永红,王巍,王昊辰. 2021
[9]玉米新品种龙单81的选育及栽培制种技术要点. 任洪雷,李春霞,龚士琛,苏俊,闫淑琴,李国良,扈光辉,王明泉,杨剑飞,付立新,胡少新,刘畅,张宇. 2020
[10]玉米新品种嫩单22的选育. 许健,马宝新,刘海燕,孙善文,韩业辉,于运凯,周超,孙培元,于海林. 2019
[11]极早熟玉米新品种南北73与栽培技术. 陈海军,鞠伟,巩双印,李金良,陈凤芝,吴瑶,吴俊彦. 2020
[12]适宜机收玉米品种志合411. 马宝新,王俊强,高安邦. 2019
[13]机收玉米新品种牡单27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张庆娜,姜军,邵广忠,孙殷会,程娟,傅迎军. 2024
[14]优良早熟自交系四-428的选育与利用. 潘丽艳,林红,郭海鳌,郭昕,王玉杰,王远路. 2005
[15]玉米新品种合玉123选育及栽培技术. 吴丽丽,蒋佰福,牛忠林,靳晓春,李如来,邱磊,王庆胜,李想. 2023
[16]宜机收玉米嫩单35的选育. 孙善文,马宝新,刘海燕,王俊强,韩业辉,于运凯,许健,周超,孙培元. 2022
[17]基于DH技术的优良玉米自交系TP7-5的选育与应用. 马延华,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吴建忠,李东林,杨国伟. 2022
[18]国审玉米新品种绥玉5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孙艳杰,魏国才,石运强,邵勇,刘英蕊,南元涛,吴雨恒,张维耀. 2024
[19]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嫩单3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周超,王俊强,韩业辉,马宝新,刘海燕,孙善文,许健,于运凯,徐婷. 2023
[20]优质玉米新品种绥玉16的选育及利用研究. 魏国才.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杂种优势模式下玉米苞叶和籽粒表型可塑性差异分析
作者:李昕;蔡泉;郭晓明;李树军;李云龙;李思楠;殷跃;王港庆;张建国
关键词:玉米;杂种优势模式;相关性;苞叶;籽粒;表型可塑性
-
优质、高产、抗病玉米新品种龙单75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李树军;曹靖生;史桂荣;张建国;郭晓明;赵伟;蔡泉;殷跃
关键词:
-
利用SSR标记研究东北北部常用自交系遗传多样性
作者:蔡泉;曹靖生;史桂荣;张建国;郭晓明;李树军;殷跃
关键词:玉米;SSR;自交系;遗传多样性
-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BcWRKY2抗旱基因导入玉米的研究
作者:曹士亮;王成波;史桂荣;祁永红;王巍;贺强;王明泉;林忠平
关键词:玉米;花粉管通道法;BcWRKY2抗旱基因
-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BeWRKY2抗旱基因导入玉米的研究
作者:曹士亮;王成波;史桂荣;祁永红;王巍;贺强;王明泉;林忠平
关键词:玉米;花粉管通道法;BcWRKY2抗旱基因
-
玉米单倍体在黑龙江与海南自然加倍效果的对比研究
作者:蔡泉;曹靖生;史桂荣;郭晓明;张建国;赵伟;李树军;殷跃
关键词:玉米;单倍体;自然加倍;加倍率
-
转BcWRKY Ⅰ基因玉米杂交组合苗期耐盐性分析
作者:曹士亮;史桂荣;王成波;贺强;蔡泉;卢翠华;林忠平
关键词:转基因玉米;苗期;耐盐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