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利用表达谱芯片分析水稻籼粳交杂种优势的分子基础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牛付安 1 ; 曹黎明 1 ; 储黄伟 1 ; 程灿 1 ; 周继华 1 ; 罗小金 2 ; 顾永平 3 ; 袁勤 1 ; 罗忠永 4 ;

作者机构: 1.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2.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上海市崇明县良种繁育推广中心

4.上海农科种子种苗有限公司

关键词: 水稻;表达谱芯片;杂种优势;分子基础

期刊名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2030

年卷期: 2015 年 38 卷 06 期

页码: 883-88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水稻籼粳交杂种优势的分子基础。[方法]利用Affymetrix水稻表达谱芯片分析了强优势水稻籼粳交组合‘申9A/繁31’与母本‘申9A’和父本‘繁31’在幼穗分化初期剑叶组织的基因表达差异,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基于生物学过程的GO(gene ontology)功能分类和代谢通路分析。[结果]幼穗分化初期杂种与双亲的表型已经产生了明显差异;共有2 258个基因在杂种与亲本之间差异表达(差异倍数≥2或≤0.5),杂种与双亲均显示差异表达的基因有327个,杂种与父本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远多于母本。杂种差异表达基因具有多种表达模式,具有正效应基因的增强表达和具有负效应基因的抑制表达对杂种优势均有贡献。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了磷代谢、运输、防卫反应以及碳水化合物代谢等生物学过程,并在碳固定、氨基酸代谢、糖酵解/糖原异生以及磷酸肌醇代谢等多个代谢通路富集。[结论]水稻籼粳交杂种优势存在复杂的分子基础,多种分子机制参与了杂种优势的形成,光合效率和光合产物运输分配效率的提高可能是杂种优势产生的主要原因。

  • 相关文献

[1]草菇耐低温突变菌株Vtlt-1和原始菌株V23转录组差异的研究. 吕贝贝,于海龙,祝子坪,蒋玮,何建华,吴潇,李鹏,王金斌,武国干. 2015

[2]杂交粳稻花优14及其亲本孕穗期剑叶的基因表达谱芯片分析. 储黄伟,牛付安,程灿,周继华,王新其,罗小金,袁勤,曹黎明. 2015

[3]DNA甲基化及其生物学功能. 沈秀平,林月霞,徐琪. 2012

[4]杂交稻与绿色超级稻. 余四斌,熊银,肖景华,罗利军,张启发. 2016

[5]优质节水抗旱雄性不育系“沪旱1A”的选育与利用. 余新桥,梅捍卫,刘康,李明寿,梁文兵,罗利军. 2006

[6]贵妃鸡与高产蛋鸡杂交后代性能观察. 严华祥,蔡霞,徐志刚. 2014

[7]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遗传研究及育种利用. 朱吉风,周熙荣,张俊英. 2021

[8]Dudley模型及其在遗传育种的应用. 陆效武. 1993

[9]青菜(Brassica campestris spp.chinensis var.)TPS雄性不育系的转育. 李树林,周熙荣,李清芳,周志疆. 1998

[10]上海市杂交粳稻品质育种的实践. 全立勇,施标,高卫兵,袁勤. 2000

[11]长江流域杂交晚粳恢复系的选育与利用. 袁勤,曹黎明,徐峰,顾永平,倪林娟,程灿. 2006

[12]大麦节间长度的杂种优势及基因效应分析. 李承道,黄培忠,刘玉芳,马俊虎,陈如梅. 1993

[13]几个杂交粳稻恢复系配合力分析及其利用价值评价. 程灿,周继华,曹黎明,袁勤. 2012

[14]籼型杂交稻单株产量配合力分析与优势组合选育. 李社萍,杨久,程在全,罗利军,刘国兰,刘晓利,张云,李华慧. 2013

[15]香菇不同温型菌龄菌株杂交F1代杂种优势初步分析. 于海龙,章炉军,李洁,刘青,郝宇晴,宋春艳,谭琦,张丹. 2022

[16]应用花药培养培育粳稻恢复系. 王五一,章振华,曹华兴. 1992

[17]香菇杂种优势表达的生理途径. 潘迎捷,汪昭月,冯志勇,倪新江,李人圭. 1994

[18]紧凑型耐密植糯玉米育种技术研究. 王义发,沈雪芳,张壁,颜韶兵,张建明,康慧仁,许梅玲. 2011

[19]五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系)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 王伟荣,刘洪军,方光华,赵华,李延莉,钱小芳,孙超才. 1999

[20]青菜(Brassica campestris spp/chinensis var.)TPS雄性不育系的…. 李树林,周熙荣. 199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