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在玉米种子鉴定中的实验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孙金海 1 ; 沈京玲 1 ; 郭景伦 1 ; 张静梅 1 ; 李宁 1 ; 逯美红 1 ; 贾燕 1 ;

作者机构: 1.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关键词: 太赫兹波;玉米种子;胚;折射率;DNA;吸收光谱

期刊名称: 光学技术

ISSN: 1002-1582

年卷期: 2008 年 04 期

页码: 63-65+6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对农大108和郑单958两种玉米种子的胚和DNA进行了探测。给出了种子胚在太赫兹波段不同时的折射率曲线。对比了两种玉米种子胚吸收光谱的异同。为深化实验,对两种玉米种子DNA的吸收光谱进行了对比,并进行了相关讨论。该研究为将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应用于玉米种子的鉴定打下了实验基础。

  • 相关文献

[1]太赫兹成像技术对玉米种子的鉴定和识别. 逯美红,沈京玲,郭景伦,张存林. 2006

[2]太赫兹光谱技术用于干旱胁迫下大豆冠层含水量检测研究. 赵旭婷,张淑娟,李斌,李银坤. 2018

[3]主要抗生素的太赫兹光谱检测与分析研究进展. 李斌,赵旭婷,张永珍,陈怡每. 2019

[4]高光谱图像信息检测玉米籽粒胚水分含量. 田喜,黄文倩,李江波,樊书祥,张保华. 2016

[5]高光谱成像技术和主成分分析识别玉米籽粒的胚(英文). 黄文倩,李江波,张驰,张保华,张百海. 2012

[6]黄瓜未授粉子房诱导出胚和再生植株的研究. 刘立功,王晶,赵泓,杨红红,张峰. 2015

[7]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与CARS算法的玉米种子含水率检测. 王超鹏,黄文倩,樊书祥,张保华,刘宸,王晓彬,陈立平. 2016

[8]基于胚嫁接技术的玉米种子发芽试验研究. 冯汉宇. 2020

[9]在线式玉米单粒种子检测分选装置设计与试验. 张晗,闫宁,吴旭东,王成,罗斌. 2022

[10]SSR技术在玉米种子纯度鉴定上的应用(上). 辛景树,郭景伦,贾希海. 2005

[11]玉米单粒种子发芽潜力无损检测方法研究. 张晗,董宏图,栗彬彬,闫宁,吴旭东,罗斌. 2021

[12]硫酸锰浸种处理对玉米种子萌发的生理效应. 张永升,杨国航,崔彦宏. 2011

[13]硫酸锌处理对玉米种子萌发的生理效应. 杨建肖,杨国航,孙世贤,边秀举,边大红,崔彦宏. 2009

[14]玉米种子休眠性数量遗传体系的判别. 兰海,余月,王凤格,潘光堂,赵久然,李新海,荣廷昭. 2007

[15]应用等电聚焦电泳测定玉米种子的纯度. 王卫红,张静梅,苏瑞萍,霍庆增,陈哲,李举怀. 2003

[16]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和IRIV算法的玉米种子品种纯度识别. 杨欢,罗斌,张晗,周亚男,王成. 2023

[17]以玉米籽粒粒形进行分离精选种子的意义及其新方法. 冯培煜,宋瑞连. 2016

[18]小麦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田再民,龚学臣,张利增. 2009

[19]利用DNA指纹图谱辅助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可能性. 滕海涛,吕波,赵久然,徐岩,王凤格,堵苑苑,杨坤,唐浩,李祥羽. 2009

[20]小麦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田再民,龚学臣,张利增.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