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广东省农区鼠类物联网智能监测系统的应用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姚丹丹 1 ; 黄立胜 2 ; 姜洪雪 1 ; 林思亮 1 ; 冯志勇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杂草鼠害研究室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2.广东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防控中心

关键词: 智能监测;农区鼠类;夹夜法;

期刊名称: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ISSN: 1003-8280

年卷期: 2022 年 002 期

页码: 273-27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 初步探索鼠类物联网智能监测系统在广东省农区鼠害监测中应用的可行性,为精准防控鼠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物联网智能监测终端布放在广东省南雄市珠玑镇监测点内进行实时监测,同时每月定期采用夹夜法调查鼠类种群密度并进行对比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回归和相关分析。结果 2019年9月-2020年10月鼠类物联网智能监测系统共监测到清晰的鼠形动物1 457只,智能识别的准确率达到95.26%;对比夹夜法与鼠类物联网智能监测,两者所获鼠密度的季节变化趋势基本吻合,但鼠类群落结构差异较大,主要是黄毛鼠和板齿鼠的数量比例差异较大,在夹夜法捕获的鼠类中,黄毛鼠所占比例高达71.69%,板齿鼠仅占4.22%;而鼠类物联网智能监测到的黄毛鼠占监测鼠数的50.41%,板齿鼠占21.97%;物联网智能监测结果显示,不同鼠种的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竞争性,数量高峰出现交错分布。结论 鼠类物联网智能监测方法可替代繁重的人工捕鼠作业,克服传统的夹夜法监测结果不稳定、准确率不高的弊端,可用于广东省农区鼠害监测,但其应用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 相关文献

[1]中山市农区害鼠发生动态与鼠害持续控制技术措施. 杜江华,冯志勇,林森馨,邓国标,李敬,林伟松. 2006

[2]农田鼠类抽样技术研究初报. 黄秀清,冯志勇,颜世祥,帅应垣. 1995

[3]广东省农区鼠情调查及两种调查方法的比较研究. 姚丹丹,梁文立,隋晶晶,林伟松,冯志勇. 2013

[4]"绿色革命"以来水稻抗倒伏研究进展. 王晓飞,陆展华,刘维,卢东柏,王石光,巫浩翔,方志强,何秀英. 2022

[5]叶菜专用型甘薯新品种(系)茎尖总酚含量与抗氧化性分析. 贾瑞雪,唐朝臣,陈景益,张雄坚,王章英. 2022

[6]一株异养硝化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在垃圾渗滤液中的应用. 阮明君,钟梓杰,余发杰,姚宇泰,朱剑锋,胡文锋,胡斌. 2022

[7]草本精油助剂对稻田喷雾的农药沉积率增效作用. 王飞钊,关振华,张文中,姚伟英,张景欣,孙大元,杨祁云,林壁润,蒲小明. 2022

[8]鸡球虫疫苗和抗球虫药穿梭使用对鸡球虫耐药性的影响. 王庆,曾宪军,樊志红,何佳楠,康桦华,何叔年,陈杰,彭新宇. 2022

[9]桑树枝和肉桂枝生物炭吸附及钝化土壤镉效果比较. 黄玉芬,杜毅,王钰静,周丽萍,Houssou Assa Albert,黄连喜,魏岚,刘忠珍. 2022

[10]广东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成效与启示. 姚伟英,林壁润,张永强,吴培坚,王飞钊,黄昭沛,张永祥,蒲小明,杨祁云. 2022

[11]有机肥配施化肥对柑橘养分吸收及土壤酶活力的影响. 李苹,付弘婷,逄玉万,唐拴虎,张木.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