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甘蓝型油菜单倍体植株群体的构建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成洪 1 ; 王亦菲 1 ; 孙月芳 1 ; 周润梅 1 ; 陆瑞菊 1 ;

作者机构: 1.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小孢子来源植株;单倍体;芽再生;倍性鉴定

期刊名称: 上海农业学报

ISSN: 1000-3924

年卷期: 2005 年 21 卷 04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以油菜双低(低芥酸、低硫苷)品种“沪油12”的小孢子来源植株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供体植株不同外植体部位不定芽再生情况及影响不定芽诱导的一些因素,并对甘蓝型油菜小孢子来源的再生组培苗进行了染色体倍性的鉴定。结果表明,利用节间茎段进行不定芽诱导是一种较好的快速再生植株方式,具有出芽快,遗传特性保持好的特点。茎段具有较强的不定芽分化能力,而叶柄和叶片难以诱导分化出芽。通过优化培养基,建立了甘蓝型油菜小孢子来源植株茎段高频不定芽再生系统。通过对甘蓝型油菜组培苗的叶片气孔保卫细胞和根尖染色体数目的观察,确定了一批小孢子来源的单倍体植株。

  • 相关文献

[1]大麦小孢子来源单倍体试管苗扩繁中的倍性检测. 何婷,郭桂梅,陆瑞菊,高润红,陈志伟. 2015

[2]朱顶红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倍性鉴定. 李心,张永春,姜红红,孙翊,李青竹,杨柳燕. 2018

[3]大麦小孢子再生植株气孔保卫细胞长度与倍性的相关性. 何婷,郭桂梅,陈志伟,杜志钊,高润红,徐红卫,邹磊,卜姝明,黄亦辰,刘成洪. 2014

[4]单核枇杷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 徐芳杰,张学英,施春晖,王晓庆,奚晓军. 2016

[5]气孔保卫细胞大小与油菜单倍体及二倍体倍性的相关性研究. 何婷,刘成洪,杜志钊,高润红,徐红卫,邹磊,王亦菲. 2012

[6]流式细胞仪鉴定猕猴桃倍性技术研究. 施春晖,徐兰兰,王晓庆,骆军. 2014

[7]大麦单倍体的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 何婷,陆瑞菊,高润红,郭桂梅,黄亦辰. 2014

[8]NaCl处理对油菜单倍体和二倍体茎端组织生长的影响. 王亦菲,单丽丽,周润梅,陆瑞菊. 2008

[9]玉米孤雌生殖诱导系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孙大鹏,王慧,林金元,卢有林,吴爱忠,施标,郑洪建. 2014

[10]网纹甜瓜单倍体植株生产及倍数性鉴定(英文). 查丁石. 2002

[11]甘蓝型油菜双低隐性核不育杂交种向农07选育. 王伟荣,杨立勇,李延莉,蒋美艳,孙超才. 2013

[12]甘蓝型低芥酸,低硫甙油菜新品种"泸油12"的选育. 孙超才,陈银华. 1999

[13]与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rf基因连锁标记的开发. 杨立勇,刘灶长,周熙荣,王伟荣,李延莉,蒋美艳,孙超才. 2011

[14]甘蓝型油菜基因组与花色遗传研究进展. 朱吉风,张俊英,杨立勇,蒋美艳,江建霞,李延莉,王伟荣,周熙荣. 2019

[15]甘蓝型油菜耐低温发芽种质资源鉴定. 朱吉风,张俊英,杨立勇,蒋美艳,江建霞,李延莉,王伟荣,周熙荣. 2019

[16]'沪油3301'的选育、配合力分析及其适宜种植密度. 朱吉风,张俊英,蒋美艳,江建霞,杨立勇,李延莉,王伟荣,周熙荣. 2021

[17]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遗传研究及育种利用. 朱吉风,周熙荣,张俊英. 2021

[18]高含油量油菜显性核不育恢复系4061R选育. 朱吉风,张俊英,蒋美艳,江建霞,杨立勇,李延莉,王伟荣,周熙荣. 2021

[19]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纯合两型系“HY15AB”的选育. 周熙荣,庄静,孙超才,王伟荣,李延莉,杨立勇,蒋美艳,顾龙弟,钱小芳. 2010

[20]8个油菜品种的耐低温萌发特性及其春播试验. 朱吉风,周熙荣,江建霞,张俊英,李延莉,杨立勇,王伟荣,蒋美艳.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