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丽娟 1 ; 舒烈波 1 ; 陈海荣 2 ; 罗利军 1 ;
作者机构: 1.华中农业大学
2.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
关键词: 生菜;叶片;蛋白质;双向电泳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09 年 10 卷 01 期
页码: 106-1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生菜(Lactuca sativa)叶片为研究材料,参考拟南芥和水稻的双向电泳方法,分析了等点聚焦时间和染色方法等影响双向电泳的关键因素,建立适合生菜叶片总蛋白质分离的双向电泳方法:采用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进行总蛋白质提取,用24cm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8000V×8h结合12%的SDS-PAGE进行双向电泳分离,银染法和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染色都获得了较好的结果。应用Image-Master-Elite软件对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染色的图谱进行分析表明:每张凝胶上都检测到超过1000个的蛋白质,不同凝胶之间蛋白质的匹配律达到98%,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重复性。初步分析了生菜叶片蛋白质的等电点、分子量的分布情况,发现生菜叶片蛋白质的等电点以5.0~5.5之间最多而分子量主要集中在20~60kD之间。
- 相关文献
[1]生菜叶片完整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影响. 瞿洋,白亚龙,林婷,索玉娟,周昌艳. 2020
[2]不同浓度海水营养液对Hymec膜栽培生菜的影响. 梁勇,卜崇兴,郭世荣,随学超,李娟. 2007
[3]生菜资源的收集评价与利用. 魏仕伟. 2019
[4]新型立体装置对生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李广利,卜崇兴,刘慧英. 2009
[5]不同浓度海水营养液对Hymec膜栽培生菜的影响. 梁勇,卜崇兴,郭世荣,随学超,李娟. 2007
[6]不同比例红蓝光对生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孙洪助,王虹,沈建华,郭世荣,朱为民,许爽. 2014
[7]营养液配方对新型立体装置栽培生菜的影响. 李广利,卜崇兴,刘慧英. 2009
[8]不同基质配方对新型立体装置栽培生菜的影响. 李广利,卜崇兴,刘慧英. 2009
[9]不同营养液浓度处理下Hymec膜栽培生菜的试验研究. 梁勇,卜崇兴,郭世荣,随学超,周静波. 2007
[10]不同浓度海水对水培生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梁勇,卜崇兴,郭世荣,随学超. 2007
[11]紫叶生菜和绿叶生菜品质的综合比较. 刘凯歌,宋云鹏,张丽丽,龚繁荣. 2021
[12]耐热生菜新品种(系)的筛选与鉴定. 火国涛,徐光柳,火烽,赵彪,马天,许恒,葛国军,龙萍,魏仕伟. 2024
[13]冰温贮藏对生菜抗氧化能力及贮藏效果的影响. 唐坚,马丽,王凯晨,王梦晗,乔勇进. 2015
[14]上海地区生菜全程机械化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顾大国,刘凯歌,张丽丽,宋云鹏. 2022
[15]SSEL结合多重PCR同时快速检测生菜中4种食源性致病菌. 瞿洋,索玉娟,徐斐,赵志勇,曹慧,晏绍庆,周昌艳. 2017
[16]上海地区典型设施菜地的生菜适宜施氮量研究. 蔡树美,诸海焘,朱恩,余廷园,田吉林. 2014
[17]不同密度水平对紫叶生菜品种“申选5号”生长、产量、效益的影响. 龚繁荣,宋云鹏,刘凯歌,张丽丽. 2018
[18]适合鱼菜共生栽培系统的生菜品种耐热性综合评价. 刘永军,陈锐,李永军,陈家彪,汤海军,邰翔. 2023
[19]上海地区散叶生菜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张萍,赵世豪,火国涛,陆姗姗. 2022
[20]生菜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模型的建立. 瞿洋,宇盛好,白亚龙,林婷,周昌艳,索玉娟.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黄瓜果实在不同播种时期下DUS测试性状的差异
作者:章毅颖;任丽;陈海荣;褚云霞;赵洪;张余;邓姗
关键词:黄瓜;播种时期;果实性状;DUS测试
-
施氮量对旱直播节水抗旱稻'八月香'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作者:张剑锋;毕庆宇;魏源;毕俊国;刘国兰;余新桥;罗利军;侯丹平
关键词:节水抗旱稻;‘八月香’;氮肥;产量;品质
-
上海市农业种质资源信息共享服务平台设计与应用
作者:王国军;卫海滨;杨华;李天菲;林田;龙渡;刘鸿艳;冯芳君;石群芳;牛婷婷;周丽;王飞;陈亮;罗利军;龙萍
关键词: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共享服务;信息管理
-
芫荽品种DUS测试指南的研制
作者:赵洪;李寿国;邓姗;章毅颖;张余;张靖立;黄静艳;褚云霞;陈海荣;任丽
关键词:指南;性状;芫荽;测试
-
上海莴苣越冬栽培技术
作者:张靖立;张余;黄静艳;李寿国;陈海荣
关键词:莴苣;冬季;大棚;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
-
辣椒CaERF70的表达特征和转录自激活活性分析
作者:张余;金明伟;任丽;章毅颖;赵洪;刘昆;邓姗;褚云霞;李寿国;张靖立;黄静艳;陈海荣
关键词:辣椒;基因克隆;转录活性;原核表达;非生物胁迫
-
不同灌溉量处理对节水抗旱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作者:李俊材;侯丹平;付延峰;刘世琨;毕庆宇;谭金松;余婷;翟壮;邹国燕;杨桂蓉;毕俊国;罗利军
关键词:灌溉量;节水抗旱稻;产量;伤流液速率;氮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