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何康来 1 ; 文丽萍 1 ; 张广义 2 ; 郑礼 2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关键词: 棉铃虫;卵;时空分布;夏玉米田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01 年 34 卷 02 期
页码: 153-15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1998~1999年在华北夏玉米田对穗期棉铃虫卵在不同播期玉米上时空分布进行了研究.明确了其在玉米田的产卵高峰在8月中、下旬.产卵高峰有多个.虽然在不同播期的玉米田落卵数量不同,但有相同的产卵高峰;产卵部位主要在花丝和雌穗位上的叶片叶鞘上;在早播和中播夏玉米田以散粉期落卵为最多.灌浆期次之.而晚播则以抽雄期落卵最多,散粉期次之;若落卵高峰推后,则不同播期的夏玉米上均以灌浆期落卵最多,散粉期次之;在中、晚播夏玉米田的落卵量明显高于早播,且为害明显比早播重,晚播玉米田又比中播的落卵量大。因此为害则更重。
- 相关文献
[1]免耕夏玉米田马唐的生物学特性与治理措施. 李香菊,王贵启,段美生. 2003
[2]200g/L氯氟吡氧乙酸乳油对夏玉米田阔草的防除效果研究. 崔海燕,刘小民,许贤,王建平,祁志尊. 2016
[3]40%异丙草·莠悬浮剂在夏玉米田除草效果试验. 苏立军,李香菊. 2004
[4]二点委夜蛾形态特征的初步观察. 马继芳,李立涛,王玉强,董立,甘耀进,董志平. 2011
[5]不同蜂卵比条件下松毛虫赤眼蜂对梨小食心虫卵的寄生效果. 马爱红,李敏,冉红凡,康振宇,李建成,杨小凡,宋凯. 2024
[6]邢台夏玉米需水量时空分布特征及气象影响因子. 贾秋兰,王小娟,赵玉兵,徐文斌,高祺,刘胜尧. 2019
[7]大豆开花落花及时空分布的观察研究. 赵双进,唐晓东,赵鑫,冯燕,赵聪聪,张孟臣. 2013
[8]种植密度对衡棉4号成铃时空分布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戴茂华,刘丽英,吴振良,唐长波,张胜古. 2013
[9]性诱剂在河北省玉米主要害虫测报上的应用研究. 刘莉,卫雅斌,张小龙,李彦青,张巧丽,刘杰,张晓. 2018
[10]异色瓢虫胁迫对棉铃虫生长发育及压力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闫硕,熊晓菲,褚艳娜,李贞,巫鹏翔,杨清坡,崔维娜,徐金涛,徐丽霞,张青文,刘小侠. 2017
[11]双酰胺类杀虫剂对棉铃虫和松毛虫赤眼蜂的选择毒力. 党志红,高占林,赵玉敬,安静杰,窦亚楠,潘文亮,华佳楠,李耀发. 2021
[12]夏季高温对冀南地区棉铃虫和玉米螟蛾量影响的观察. 陈立涛,王永芳,马继芳,董志平,刘敏,董航宇,刘莉,郝延堂. 2019
[13]棉铃虫生物钟基因HeDbt的克隆和表达模式分析. 闫硕,刘彦君,张馨方,朱家林,李贞,刘孝明,张青文,刘小侠. 2018
[14]一九九四年冀中南棉铃虫发育历期研究. 马月红,刘乱臣,崔海英. 1995
[15]感染微孢子虫的棉铃虫幼虫对化学杀虫剂的敏感性. 冉红凡,冯书亮,潘文亮,王容燕,党志红. 2004
[16]中红侧沟茧蜂对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传播作用. 查萌,田志强,李建成,路子云,李贞,张松斗,刘小侠. 2023
[17]性诱捕器悬挂高度对绿盲蝽、棉铃虫和甜菜夜蛾田间诱集效果的影响. 张谦,安静杰,窦亚楠,李耀发,祁虹. 2023
[18]河北省植棉区棉铃虫的防治措施. 周永萍,师树新,田海燕,葛朝红,杜海英. 2017
[19]棉铃虫微孢子虫病的田间发生调查及其致病力测定. 王容燕,王金耀,曹伟平,杜立新,宋健,冯书亮. 2008
[20]棉铃虫复眼中Clock生物钟基因的昼夜表达模式. 闫硕,刘彦君,张馨方,秦萌,刘慧,朱家林,李贞,张青文,刘小侠.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化学防控玉米蛀穗害虫对减轻拟轮枝镰孢穗腐病及伏马毒素的作用
作者:李琴珵;石洁;何康来;王振营
关键词:化学防治;虫害;拟轮枝镰孢;玉米穗腐病;产量;伏马毒素
-
玉米骨干亲本对主要病害的抗性及其传递规律
作者:石洁;何康来
关键词:玉米;骨干亲本;抗病性;衍生品系
-
丽蚜小蜂及配套措施联合控制技术对温室粉虱的防治效果
作者:王玉波;方美娟;何晓庆;刘冬;郑礼
关键词:丽蚜小蜂;防虫网;清除底部老叶;粉虱;成虫数量
-
蚜虫密度对食蚜瘿蚊终身产卵量的影响
作者:郭慧娟;李保平;王玉波;郑礼;孟玲
关键词:产卵对策;猎物数量;斑块质量;终身产卵量;食蚜瘿蚊
-
麦蛾卵龄对玉米螟赤眼蜂寄生选择及后代质量指标的影响
作者:宋凯;何运转;郑礼
关键词:寄主卵龄;麦蛾;质量;玉米螟赤眼蜂
-
日光温室粉虱发生规律
作者:王玉波;李梦;方美娟;张胜古;郑礼
关键词:日光温室;粉虱;发生规律;分布位置
-
亚洲玉米螟为害对玉米镰孢穗腐病发生程度的影响
作者:石洁;王振营;何康来;丛斌
关键词:亚洲玉米螟;轮枝镰孢菌;玉米镰孢穗腐病;发生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