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稻瘟病菌效应蛋白与水稻互作研究现状及展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巫浩翔 1 ; 陆展华 1 ; 方志强 1 ; 陈浩 1 ; 王石光 1 ; 王晓飞 1 ; 刘维 1 ; 何秀英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华南优质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部省共建)/广东省水稻育种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水稻;稻瘟病菌;效应蛋白;相互作用;分子机制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23 年 50 卷 012 期

页码: 52-6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安全生产关乎食品安全问题.由稻瘟病菌引起的稻瘟病是一种世界性的真菌病害,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相较于药物防治,抗病品种的培育与应用是控制该病害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然而,田间稻瘟病菌群体复杂多样、杀菌剂过量施用、气候环境变化等因素造成小种变异迅速,品种的抗性往往只能维持 3~5 年.稻瘟病菌通过无毒基因的变异产生新的生理小种,逃逸或抑制水稻的免疫系统,实现侵染致病.目前已在稻瘟菌中鉴定出26个无毒基因,其中14个已被克隆,其在病原菌的侵染、定殖和干扰寄主免疫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稻瘟菌效应蛋白和水稻抗性蛋白的互作分子机理研究也不断深入.研究稻瘟菌的致病机理及其与水稻互作的分子机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病原菌的作用途径和植物抗病基因响应的免疫反应,以制定更高效、绿色的防治措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稻瘟病菌效应蛋白在水稻细胞转运和分泌的过程、效应蛋白与抗病蛋白互作的研究进展和效应蛋白的区域性分布,讨论和展望了当前研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期为水稻与稻瘟病菌互作的分子机理研究、抗病育种及病害防控策略提供借鉴.

  • 相关文献

[1]水稻抗旱性研究进展. 邢俊连,陈思蓉,孙炳蕊. 2024

[2]水稻耐盐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陈思蓉,李晨,孙炳蕊. 2023

[3]利用有序差异显示技术克隆受稻瘟病菌诱导表达的水稻cDNA的研究. 罗文永,李晓方,胡骏,刘文华,肖昕,刘良式. 2004

[4]广东省不同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及无毒基因分析. 汪文娟,陈凯玲,杨健源,封金奇,朱小源,苏菁. 2024

[5]稻瘟病主效抗性基因对广东省籼稻稻瘟病菌的抗性评价. 杨健源,陈深,曾列先,李亦龙,陈珍,朱小源. 2008

[6]猪等孢球虫研究进展. 戚南山,康桦华,林栩慧,吴彩艳,吕敏娜,李娟,胡俊菁,肖文婉,廖申权,孙铭飞. 2019

[7]肠道菌群与天然植物提取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周巧仪,方炳虎,郜礼阳,钟永辉,凌彩金. 2022

[8]砷镉在不同矿物界面的相互作用过程. 黄敏雪,管玉峰,苏子贤,陶亮. 2022

[9]多酚对类胡萝卜素抗氧化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胡雨卿,余元善,宋贤良,邹波,吴继军,徐玉娟,肖更生,胡腾根. 2023

[10]益生元对乳酸菌和原花青素体外相互作用的影响. 李书艺,肖娟,吴茜,孙智达. 2015

[11]O/W体系微胶囊壁结构中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的相互作用. 朱选,许时婴. 2003

[12]巴西橡胶树乳管细胞中与HbRZF相互作用蛋白的初步筛选与分析. 杨子平,李辉亮,郭冬,彭世清. 2013

[13]黑米花色苷调节脂质代谢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侯方丽,张瑞芬,张名位,徐金瑞. 2016

[14]姜黄素的生物活性及其调节动物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分子机制. 阮栋,王一冰,蒋守群,郑春田. 2021

[15]细胞分裂素调控种子发育、休眠与萌发的研究进展. 宋松泉,刘军,杨华,张文虎,张琪,高家东. 2021

[16]蜂毒溶血肽及蜂毒主要功能成分研究进展. 侯春生,郭丽琼,王建荣,温家明,林俊芳. 2012

[17]基于CRISPR/Cas13的RNA编辑系统及其在核酸检测中的应用. 张爱霞,朱庆锋,陈沛,于洋,魏文康,晏石娟,刘文华. 2020

[18]马铃薯抗寒研究进展. 刘计涛,索海翠,李成晨,王丽,单建伟,安康,李小波. 2020

[19]热应激对猪肠道健康、免疫系统和肉品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熊云霞,马现永,郑春田,田志梅,张健,陈伟,胡友军,王丽. 2017

[20]香蕉抗寒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吴烁凡,何维弟,李春雨,董涛,毕方铖,盛鸥,邓贵明,胡春华,窦同心,高慧君,刘思文,易干军,姚振,杨乔松.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