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菜用大豆蔗糖转运蛋白基因Glyma18g15950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玉梅 1 ; 胡润芳 1 ; 林国强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福建省特色旱作物品种选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菜用大豆;Glyma18g15950;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9 年 23 期

页码: 29-34

摘要: 为了从分子水平上揭示菜用大豆蔗糖转运蛋白的结构特点,研究从菜用大豆‘闽豆6号’中同源克隆了蔗糖转运蛋白基因Glyma18g15950。经测序发现:该基因CDS长度为1794 bp,编码一个含有597个氨基酸的多肽。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Glyma18g15950蛋白的等电点(pI)为5.81,分子量(Mw)为64.30 kD;为疏水性蛋白。SOMPA分析表明,各个氨基酸残基对应的二级结构分别为α螺旋42.47%、β折叠13.71%、无规则卷曲39.63%和β转角4.18%;氨基酸序列和结构分析显示Glyma18g15950蛋白包含MFS_2结构域。SignalP分析表明该蛋白没有信号肽。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菜用大豆Glyma18g15950蛋白与野生大豆(Glycine soja)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达97.34%。将该蛋白与拟南芥的9个SUC蛋白比对表明Glyma18g15950与AtSUC3的亲缘关系最近,属于SUT2亚族。

  • 相关文献

[1]菜用大豆蔗糖转运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 张玉梅,胡润芳,林国强. 2018

[2]菜用大豆蔗糖转运蛋白基因家族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张玉梅,胡润芳,林国强. 2018

[3]菜用大豆蔗糖转运蛋白基因家族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张玉梅,胡润芳,林国强. 2018

[4]花生谷氨酸脱氢酶基因AhGDH1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陈湘瑜,徐日荣,林栩松,唐兆秀. 2016

[5]菜用大豆新品种闽豆9号的选育. 张玉梅,蓝新隆,林珊珊,胡润芳,林国强. 2022

[6]菜用大豆新品种闽豆1号的选育及高产稳产特性. 胡润芳,林国强,陈志雄,张轼,滕振勇,陆佩兰. 2007

[7]菜用大豆籽粒代谢物的相关性分析. 张玉梅,胡润芳,陈宇华,林国强. 2018

[8]菜用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的AMMI模型分析. 陈志雄,胡润芳,林国强. 2007

[9]菜用大豆品质性状研究进展. 张玉梅,胡润芳,林国强. 2013

[10]菜用大豆胚尖转化再生体系优化研究. 胡润芳,张玉梅,张广庆,林国强. 2013

[11]福建气候条件下菜用大豆杂交方法研究. 张玉梅,徐日荣,陈湘瑜,陈昊,滕振勇,陆佩兰,林国强,胡润芳. 2019

[12]AMMI模型在福建省菜用大豆区域试验中的应用. 张广庆,林琼,胡润芳,滕振勇. 2010

[13]菜用大豆新品种青酥6号引种表现与栽培技术. 胡润芳,王志纯,张玉梅,黄旭旻,滕振勇,陆佩兰,林国强. 2015

[14]菜用大豆落花落荚率与品种生育阶段的关系. 胡润芳,林国强. 2009

[15]福建省菜用大豆新品种2015年区域试验. 胡润芳,张玉梅,黄旭旻,滕振勇,陆佩兰,林国强. 2016

[16]菜用大豆新品种‘闽豆5号’的选育及高产稳产特性. 胡润芳,张玉梅,王志纯,滕振勇,陆佩兰,林国强. 2014

[17]菜用大豆引种鉴定研究. 黄建成,李爱萍,郑开斌. 2007

[18]出口型菜用大豆花后需水与鼓粒特点. 林国强,温庆放. 2004

[19]菜用大豆耐盐品种的筛选. 张玉梅,胡润芳,张广庆,林国强. 2012

[20]菜用大豆闽豆6号的选育. 胡润芳,林栩松,王志纯,张玉梅,林国强.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