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多壁碳纳米管/纳米四氧化三铁-聚乙烯醇微球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梖 1 ; 冯彦房 1 ; 薛利红 1 ; 何世颖 1 ; 杨林章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长江下游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聚乙烯醇;磁性;制备;吸附

期刊名称: 化工新型材料

ISSN: 1006-3536

年卷期: 2018 年 10 期

页码: 139-14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去除水体中不同类型污染物,制备了一种多功能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纳米四氧化三铁(Fe_3O_4)-聚乙烯醇(PVA)微球(MWCNTs/Fe_3O_4-PVA)微球,并对MWCNTs/Fe_3O_4-PVA微球进行了表征,探索MWCNTs/Fe_3O_4-PVA微球对铜离子(Cu~(2+))和磺胺嘧啶(SM)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制得的MWCNTs/Fe_3O_4-PVA微球饱和磁通量为16.18eum/g;在初始温度为25℃,MWCNTs/Fe_3O_4-PVA微球用量为1g/L条件下,Cu~(2+)溶液初始pH=10,吸附平衡时间为4h,MWCNTs/Fe_3O_4-PVA微球对Cu~(2+)的吸附率最高达到96.5%,平衡吸附量达到76mg/g;SM溶液初始pH=4,吸附平衡时间为2h,MWCNTs/Fe_3O_4-PVA微球对SM的吸附率最高达到65.9%,平衡吸附量达到43mg/g。制得的MWCNTs/Fe_3O_4-PVA微球对Cu~(2+)和SM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

  • 相关文献

[1]Mg-La-Fe/沸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处理低浓度含磷废水的性能. 印学杰,宋小宝,丁陈蔓,冯彦房,杨梖,何世颖,薛利红. 2022

[2]蓝藻基生物降解共混膜的力学性能. 周庆,王岩,陈婷,徐文杰,韩士群. 2020

[3]降解聚乙烯醇的尖孢镰刀菌鉴定与性能研究. 张欣,刘畅,陈惠,宋居易. 2024

[4]核酸适体的筛选制备及分析应用. 刘腾飞,杨代凤,邓金花,董明辉,邓青青. 2013

[5]碳纳米管材料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 刘腾飞,杨代凤,毛健,章雪明,虞锐鹏. 2018

[6]微囊藻毒素(MC-LR)多克隆抗体的制备、纯化及鉴定. 赵晓联,孙蔚榕,刘媛,刘贤金. 2006

[7]天然虾青素的制备和功能研究进展. 韩吉平,江宁,诸永志,孙英杰,李大婧,张钟元,李莹,刘小莉,柏宗春,余刚,吴海虹,刘春泉. 2021

[8]卵磷脂的提取、鉴定与应用的研究进展. 黄瑾,王鑫,吴海虹,张新笑,邹烨,孙卫青,王道营,徐为民. 2020

[9]蓝莓酒泥粗提物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 马艳弘,刘照亭,李亚辉,张宏志,黄开红. 2016

[10]仔猪黄痢K88―K99―987p―F41多孔菌毛混合油乳剂灭活疫苗的制备及小鼠免疫保护试验. 戴鼎震,李鹏. 2003

[11]芳氧丙酸类除草剂光学异构的研究. 蒋木庚,杨红,陈如东,刘益平,柏连阳,娄远来,张绍明,张敦阳. 2000

[12]蛹虫草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研究. 刘小莉,周剑忠,黄开红. 2009

[13]稻瘟病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菌株的致病性. 周益军,范永坚,王金生,吴淑华. 2000

[14]叶黄素的制备及制剂化研究进展. 李大婧,王闯,徐爱琴,刘春泉. 2012

[15]叶黄素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工艺优化及其氧化稳定性. 焦岩,李大婧,刘春泉,肖亚冬. 2017

[16]动物抗血清及其制备技术要点与应用进展. 王占伟,邵国青,陈笑娟. 2009

[17]玉米皮多糖的制备方法及结构研究. 芦菲,李波,李春阳,戴军. 2008

[18]HPLC测定啤酒酵母β-D-葡聚糖吸附玉米赤霉烯酮(ZEA)的含量. 张丽霞,周剑忠,黄开红,徐学明,李莹,单成俊,王英. 2009

[19]Cu~(2+)对凤眼莲根系吸附四环素的影响及机理. 汤贝贝,张振华,卢信,唐婉莹,刘丽珠,范如芹. 2018

[20]沉水植物生物炭对Cr~(6+)和磷的吸附特性. 郑孟杰,李继洲,靳红梅,张松贺.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