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在温带的研究与利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闫淑琴 1 ; 苏俊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

关键词: :热带亚热带种质;光周期;杂优模式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05 年 03 期

页码: 30-33

摘要: 简要概述了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特点及其在温带利用情况、光周期反应、适应性改良方法及杂种优势模式研究。提出了热带种质在温带利用上存在的问题。

  • 相关文献

[1]牡丹江地区玉米的亲本优势类群及杂优模式. 白艳凤. 2009

[2]Mo17及其衍生系种质在黑龙江省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王巍. 2007

[3]黑龙江省玉米主要杂交优势利用模式的研究. 史桂荣,郑富贵,曹靖生. 2001

[4]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主要玉米种质资源和杂优模式. 白艳凤. 2009

[5]黑龙江省玉米品种的种质基础和杂优利用模式分析. 苏俊,李春霞. 2004

[6]Mol7及其衍生系种质在黑龙江省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王巍. 2007

[7]1980—2012年黑龙省玉米种质资源及其杂种优势利用回顾. 靳晓春,王俊强,蒋佰福,牛忠林,邱磊,吴丽丽,夏永伟. 2016

[8]黑龙江省玉米品种的种质基础和杂优利用模式分析. 苏俊,李春霞. 2000

[9]玉米杂种优势利用模式及品种情况分析. 李春霞. 2002

[10]20份玉米农家种质优势类群的划分和优势模式分析. 王巍,王远路. 2013

[11]黑龙江春小麦品种对光周期反应特性研究. 郑茂波,丁海燕,刘琦,肖志敏. 2009

[12]光周期对大豆品种生育进程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张桂茹. 1997

[13]黑龙江省常用玉米杂交种光周期特性的研究. 史桂荣,曹靖生,郭小明,张建国,赵伟,李树军. 2004

[14]工厂化动物与植物生殖光周期调控的相似性分析. 宋昌斌,裴艳荣,姚然,杨华,张喜娟,孟英. 2015

[15]光照对大豆食心虫滞育影响的初步研究. 杜俊岭,赵晓丽. 1993

[16]`黑龙江省小麦品种穗发芽及光周期的分子检测. 张春利,杨芳萍,宋庆杰,赵海滨,何中虎. 2008

[17]黑龙江春小麦春化和光周期基因等位变异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刘东军,张宏纪,郭长虹,孙岩,刘文林,郭怡璠,宋凤英,闫文义,杨淑萍. 2014

[18]黑龙江省小麦品种穗发芽及光周期的分子检测. 张春利,杨芳萍,宋庆杰,赵海滨,何中虎. 2008

[19]低温和光周期对不同地理种群大豆蚜蚜型的影响. 王玲,杨帅,赵奎军,刘健,戴长春,韩岚岚,张立秋. 2014

[20]色素万寿菊开花光周期调控规避病害增产效果研究. 贾兰虹,张雪岩,吕桂菊.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