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广斧螳若虫对荔枝蝽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与搜寻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玉洁 1 ; 吴娇 2 ; 赵怡楠 1 ; 黎荣欣 1 ; 赵冬香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2.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关键词: 广斧螳;荔枝蝽;捕食功能反应;捕食行为;搜寻效应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0577-7518

年卷期: 2015 年 42 卷 03 期

页码: 310-31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广斧螳Hierodula patellifera(Serville)若虫对荔枝蝽Tessaratoma papillosa(Drury)若虫的捕食潜力,采用捕食功能反应方法研究了广斧螳若虫对荔枝蝽若虫的捕食能力变化、捕食功能反应、捕食行为及搜寻效应。结果表明,广斧螳7龄若虫对荔枝蝽1龄若虫、广斧螳8龄若虫对荔枝蝽1~4龄若虫、广斧螳9~10龄若虫对荔枝蝽1~5龄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拟合HollingⅡ型方程。广斧螳9、10龄若虫对荔枝蝽5龄若虫的攻击系数最高,分别为1.3617和1.2422;广斧螳8、10龄若虫的日最大捕食量最高,均为122.0头。捕食同一龄期荔枝蝽若虫时,广斧螳若虫的搜寻效应会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下降,9龄若虫对荔枝蝽5龄若虫的搜寻效应随密度增加下降趋势最大。研究结果表明广斧螳可能具有作为有效天敌应用于荔枝蝽生物防治的潜力。

  • 相关文献

[1]六斑月瓢虫幼虫和草地贪夜蛾幼虫之间的双向捕食功能评价. 崔祥鑫,黎荟璐,李盼,唐继洪,李金花. 2024

[2]广斧螳室内生物学特性研究. 王玉洁,吴娇,黎荣欣,赵怡楠,赵冬香. 2014

[3]淡翅小花蝽对黄胸蓟马的捕食功能反应与搜寻效应. 邱海燕,付步礼,马晓彤,李曼交,覃婷,唐良德,刘奎. 2020

[4]触角和光暗对荔枝蝽若虫聚集行为的影响. 黎荣欣,王玉洁,高景林,赵怡楠,赵冬香. 2013

[5]荔枝蝽对光与颜色的选择行为反应. 王玉洁,赵冬香,彭正强,高景林. 2011

[6]印楝种子提取物对荔枝蝽的毒性及与其等位酶基因型之间的关系(英文). 卢芙萍,赵冬香,刘业平,王爱萍,陈青. 2006

[7]荔枝蝽成虫对其臭腺分泌物组分的触角电生理和行为反应. 王玉洁,赵冬香,卢芙萍,彭正强,王爱萍. 2009

[8]敌百虫对荔枝蝽几种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卢芙萍,赵冬香,卢家兴,王爱萍,陈青. 2007

[9]荔枝蝽臭液对常见仓储害虫的熏蒸毒力. 江军,赵冬香,高景林,王爱萍. 2011

[10]淡翅小花蝽对豆大蓟马的捕食功能反应及猎物偏好性. 邱海燕,付步礼,何石兰,刘奎. 2022

[11]荔枝蝽臭腺分泌物对萝卜、芥菜、水稻生长的抑制作用. 赵怡楠,赵冬香,王玉洁. 2014

[12]6个荔枝品种对荔枝蝽抗性的初步鉴定. 范鸿雁,王祥和,张新春,何凡,罗志文,王家保. 2011

[13]荔枝蝽臭液对4种蚜虫的药效研究初报. 江军,赵冬香,王爱萍. 2011

[14]荔枝蝽田间种群消长动态及空间分布型研究. 王玉洁,赵冬香,卢芙萍,彭正强,王爱萍. 2010

[15]荔枝蝽防治研究进展. 黎荣欣,赵冬香,王玉洁,高景林. 2013

[16]荔枝蝽成虫排泄物组分的GC-MS分析. 王玉洁,赵冬香,彭正强,王爱萍,尹炯. 2010

[17]荔枝蝽臭液对4种蚜虫的药效初步研究. 江军,赵冬香,王爱萍. 2011

[18]荔枝蝽触角化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赵冬香,莫圣书,卢芙萍,王爱萍. 2006

[19]荔枝蝽田间种群消长动态的研究. 王玉洁,赵冬香,卢芙萍,彭正强,王爱萍. 2009

[20]荔枝蝽成虫对其臭腺分泌物及虫体体表的行为反应. 王玉洁,赵冬香,彭正强.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