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江苏省沿海棉区玉米螟世代分化研究初报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曹雁萍 1 ; 万寅 1 ; 张永孝 1 ; 朱诚培 2 ; 黄佩忠 3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江苏省大丰县植保站

3.江苏省东台市植保站

关键词: 玉米螟;世代分化;光周期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1993 年 04 期

页码: 31-35

摘要: 通过室内试验和田间调查,研究了江苏沿海棉区玉米螟世代分化的生态机制和预测方法。结果表明:这一地区影响二代玉米螟分化的主要因子是幼虫期的光照周期和温度。在25℃下引导该地区(33.25°N)玉米螟幼虫滞育的临界光周期为14.03小时,当温度高于25℃时,临界光周期将会缩短,单个幼虫龄期对光反应不敏感,幼虫受短光照处理的相连龄期越多,其滞育率越高。根据江苏东台和大丰两地田间调查的历史资料,选用x_1即二代玉米螟卵高峰日(以7月13日为0)和x_2即二代卵高峰日后10天的日平均温度,初步建立了预测三代玉米螟分化比例的数学模型,进而为预测其种群数量和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 相关文献

[1]转Bt基因抗虫棉对亚洲玉米螟抗性的研究. 黄东林,柏立新,戴燕,李建华. 2003

[2]玉米螟赤眼蜂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利用. 钱永庆,曹瑞麟,李国柱. 1984

[3]光周期和温度对江蔬1号丝瓜花芽发生和发育的影响. 苏小俊,陈劲枫,卢成苗,徐海,袁希汉. 2007

[4]不同光周期对绿盲蝽实验种群生命表参数的影响. 赵洪霞,肖留斌,谭永安,吴国强,柏立新. 2011

[5]光周期对绿盲蝽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魏书艳,肖留斌,谭永安,赵洪霞,柏立新. 2010

[6]鹅繁殖季节的调控和配套技术. 施振旦,孙爱东. 2011

[7]光周期对豆天蛾滞育后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郭明明,李晓峰,赵雪君,陆明星,樊继伟.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