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新疆冬小麦地方品种与育成品种基于SNP芯片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马艳明 1 ; 娄鸿耀 1 ; 陈朝燕 1 ; 肖菁 2 ; 徐麟 2 ; 倪中福 1 ; 刘杰 1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

2.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新疆;冬小麦;地方品种;育成品种;SNP;遗传差异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20 年 010 期

页码: 1539-155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新疆是我国西北重要的小麦优势产区和消费区.解析新疆冬小麦地方品种与育成品种之间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对新疆冬小麦育种中杂交组合的合理选配以及后代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利用小麦55K 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芯片对134份新疆冬小麦地方品种及54份育成品种进行全基因组扫描,估算其品种间的遗传距离,揭示其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所有SNP位点的多态性比率达到95.62%(50,743/53,063).每条染色体分布1068~2616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标记在基因组间分布呈现A>B>D.188个品种间的两两遗传距离在0.002~0.723之间,平均为0.378.其中134个地方品种两两之间的遗传距离在0.002~0.400之间,平均为0.070; 54个育成品种两两之间的遗传距离在0.004~0.337之间,平均为0.114; 134个地方品种与54个育成品种之间的遗传距离在0.605~0.723之间,平均为0.699.聚类结果显示可将所有材料分为10个不同类群.综合SNP和系谱分析,育成品种与地方品种之间的遗传差异最大,其次是育成品种之间,而地方品种之间遗传差异最小.鉴于育成与地方品种之间较大的遗传差异,新疆冬小麦品种可以利用地方种来丰富其育种的种质基础,拓宽遗传背景,进而提高当地小麦育种水平.本研究为新疆冬小麦品种选育和改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 相关文献

[1]新疆冬小麦品种农艺及产量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马艳明,冯智宇,王威,张胜军,郭营,倪中福,刘杰. 2020

[2]新疆冬小麦地方品种与选育品种遗传性状比较分析. 马艳明,刘志勇,热依拉木,肖菁. 2011

[3]新疆冬小麦地方品种主要性状的变异. 马艳明,刘志勇,肖菁,热依拉木,张金波,苗昊翠,严勇亮. 2011

[4]新疆冬小麦籽粒品质性状遗传差异与关联分析. 马艳明,娄鸿耀,王威,孙娜,颜国荣,张胜军,刘杰,倪中福,徐麟. 2024

[5]新疆甜瓜地方品种资源的表型遗传多样性. 张永兵,李寐华,吴海波,伊鸿平,吴明珠. 2012

[6]南疆风沙区小麦保护性耕作播种方式研究. 牛新湘,马兴旺,杨金钰,汪玉河,巴吾东,艾斯图拉,马雪琴. 2009

[7]新疆冬小麦不同产量群体冠层光截获与干物质分布特性分析. 王立红,张宏芝,李剑峰,王重,高新,时佳,张跃强,樊哲儒,赵奇. 2021

[8]北疆地区不同冬小麦品种耐旱性研究. 阿布都瓦斯提·买买提,雷钧杰,张永强. 2019

[9]新疆小麦雪腐(霉)病的发生与药剂拌种防治现状. 芦屹,魏新政,李静,陈利,沈煜洋,李广阔,王剑,高海峰. 2020

[10]新疆冬小麦品质性状分析与评价. 张新忠,黄天荣,芦静,吴新元,高永红. 2002

[11]新疆冬小麦品质性状的环境变异及其相关性研究. 黄天荣,张新忠,吴新元,高永红,芦静. 2002

[12]南疆玉米茬地免耕播种小麦的表土作业技术研究. 牛新湘,马兴旺,汪玉河,巴吾东,依明尼牙孜,艾则孜,马雪琴,马海刚,赵立朴. 2009

[13]新疆北部冬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改良潜力. 高永红,张新忠,黄天荣,芦静,李冬,曹俊梅,周安定,吴新元. 2010

[14]干旱区无覆膜滴灌冬小麦土壤盐分时空演化特征. 李源,耿庆龙,赖宁,李青军,陈署晃. 2019

[15]新疆春小麦育成品种遗传演变分析. 张金波,严勇亮,王小波,路子峰,肖菁,彭惠茹,丛花. 2020

[16]新疆水稻主要育成品种13个稻瘟病的抗性基因分布. 张燕红,贾春平,文孝荣,唐福森,王奉斌,朱小霞. 2017

[17]新疆冬小麦地方品种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地理分布及其新发现亚基的特性(英文). 丛花,池田达哉,高田兼则,谷中美贵子,藤卷宏,长峰司. 2011

[18]新疆小麦地方品种鉴定及利用研究. 覃祥安. 1992

[19]新疆与中亚葡萄地方品种的源缘关系研究. 刘家驹. 1992

[20]14个新疆地方苹果品种特性比较. 章世奎,廖康,徐乐,董胜利,杜润清,赵世荣.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