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当归种植模式研究综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龚成文 1 ; 米永伟 2 ; 张东佳 2 ; 邵武平 2 ; 王浩亮 3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甘肃省中药材种质改良与质量控制工程实验室

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 甘肃省中药材种质改良与质量控制工程实验室

3.甘肃数字本草检验中心

关键词: 当归;移栽;直播;药材性状;抽薹;麻口病

期刊名称: 中兽医医药杂志

ISSN: 1000-6354

年卷期: 2022 年 004 期

页码: 34-38

摘要: 当归为伞形科药用植物,主要分布于甘肃、云南、湖北等地,其栽培模式主要有育苗移栽和种子直播两种。通过对比分析种植模式形成的历史与缘由、种植环节与成本、药材性状与质量等方面的差异,发现当归最早采用作畦种子直播,明清时期由于春季干旱,直播保苗困难,形成了“育苗-假植-移栽”的种植模式。传统育苗移栽模式需进行垦荒育苗,易受自然环境影响,种苗质量和产量难以保证,还易造成生态破坏。种苗繁育必须选用三年种,种子生产周期需3年;同时要通过起苗、假植、移栽等多个环节,种苗易受机械损伤,引起麻口病发生;早期抽薹问题无法避免,药材外观性状发生明显变化。现代育苗措施虽能一定程度解决早期抽薹和生态环境问题,但存在成本高、移栽缓苗慢、储藏易烂苗等问题。当归直播种植模式充分利用了当归二年种,缩短了种子生产周期,简化了种植环节,有效规避了早抽薹,阻断了麻口病传播途径,保持了当归原有形态,药材性状与质量均符合药典标准要求。当归直播种植模式成本明显降低,具有较强的优势和推广前景,同时也为当归全程机械化种植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存在前期保苗投入高、药材个头小等问题。通过探讨两种模式的技术优势与劣势,为创新当归种植模式及克服技术瓶颈提供依据。

  • 相关文献

[1]不同颗粒剂撒施防治当归麻口病的效果. 王立,惠娜娜,马永强,李继平,陈明. 2015

[2]药剂浸苗对当归麻口病的防效. 张大为,惠娜娜,马永强,王立,李继平,陈明. 2014

[3]道地中药材当归栽培及抽薹防治研究现状. 王国祥,蔡子平,米永伟,武伟国. 2020

[4]8种外源激素对当归抽薹及产量的影响. 惠娜娜,王立,李继平,骞天佑. 2015

[5]当归提早抽薹的科学问题商榷. 龚成文,蔺海明,冯守疆,赵欣楠,杨君林,张旭临. 2016

[6]播期对直播一年生当归药材形态与物质积累的影响. 谢志军,龚成文,米永伟,王国祥. 2019

[7]一年生当归直播种植技术规程. 米永伟,龚成文,谢志军,武伟国. 2018

[8]黄芪麻口病发生原因探析. 李建军,李继平,周天旺,惠娜娜,王立,张新瑞. 2013

[9]高原夏季胡萝卜肉质根膨大与内源激素含量的关系. 杨永岗,张化生,李亚莉,郁继华. 2011

[10]甘肃岷县当归茎线虫病发生情况调查分析. 刘霞霞,坚晋卓,徐鹏刚,刘永刚,李惠霞. 2015

[11]直播与移栽当归药材的质量比较研究. 张亚亚,王亚丽,纪瑛,顾志荣,丁军霞,蔺海明. 2016

[12]5种杀菌剂对当归褐斑病的防治效果. 曹占凤,王立,惠娜娜,李继平,陈明,郭成,漆永红,马永强. 2013

[13]甘肃省定西市当归“水烂病”病原鉴定及致病性测定. 吕祝邦,李敏权,惠娜娜,王立,漆永红. 2013

[14]当归育种研究进展. 龚成文,米永伟,谢志军,张东佳,武伟国,孙裕. 2018

[15]生物有机肥对连作当归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根腐病的影响. 王文丽,李娟,赵旭. 2019

[16]育苗模式对当归种苗和药材质量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王国祥,米永伟,蔡子平,武伟国,龚成文,宋学斌. 2018

[17]当归标准化研究进展. 谢志军,龚成文,米永伟,武伟国,张东佳,蔺海明. 2018

[18]中药材低氧高氮仓储气体环境创建方法研究. 王学喜,吴小华,颉敏华,陈柏,石建业. 2018

[19]种植模式对当归根际细菌群落多样性及代谢通路的影响. 姜小凤,郭凤霞,陈垣,郭建国,刘晓峰. 2021

[20]当归果翅对种子吸水与发芽进程的影响. 米永伟,龚成文,王国祥,漆永红.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