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当归根际土壤中木霉菌的分离鉴定及拮抗作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柳利龙 1 ; 张爱琴 1 ; 张环 1 ; 米永伟 2 ; 胡晓芬 3 ; 李玉芳 1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畜草与绿色农业研究所

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

3.甘肃省小陇山林业保护中心滩歌林场

关键词: 当归;木霉菌;生防菌;分离鉴定;拮抗作用

期刊名称: 寒旱农业科学

ISSN: 2097-2172

年卷期: 2024 年 3 卷 008 期

页码: 774-778

摘要: 收集甘肃省道地中药材当归根际土壤,采用平板稀释法分离土壤中木霉菌株,利用平板对峙法测定其拮抗作用,结合形态学特征及ITS序列比对鉴定木霉菌株分类地位,以期筛选具有生防作用的菌株并明确其拮抗作用。结果表明,从甘肃省当归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21株木霉菌株,筛选出1株对靶标菌拮抗效果最好的木霉菌株TD-5,鉴定为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TD-5对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拮抗作用最好,抑制率为83.31%;对首都叶点霉菌(Phyllosticta capitalensis)的拮抗作用最差,抑制率为24.55%;对三线镰刀菌(Fusarium tricinctum)和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拮抗作用介于二者之间。菌株TD-5的挥发性代谢产物对茄病镰刀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抑制率79.44%),对胶孢炭疽菌的抑菌效果较差(抑制率64.99%);其难挥发性代谢产物对三线镰刀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抑制率70.72%),对茄病镰刀菌的抑菌效果最差(抑制率31.12%)。

  • 相关文献

[1]甘肃岷县当归茎线虫病发生情况调查分析. 刘霞霞,坚晋卓,徐鹏刚,刘永刚,李惠霞. 2015

[2]直播与移栽当归药材的质量比较研究. 张亚亚,王亚丽,纪瑛,顾志荣,丁军霞,蔺海明. 2016

[3]5种杀菌剂对当归褐斑病的防治效果. 曹占凤,王立,惠娜娜,李继平,陈明,郭成,漆永红,马永强. 2013

[4]甘肃省定西市当归“水烂病”病原鉴定及致病性测定. 吕祝邦,李敏权,惠娜娜,王立,漆永红. 2013

[5]不同颗粒剂撒施防治当归麻口病的效果. 王立,惠娜娜,马永强,李继平,陈明. 2015

[6]当归育种研究进展. 龚成文,米永伟,谢志军,张东佳,武伟国,孙裕. 2018

[7]播期对直播一年生当归药材形态与物质积累的影响. 谢志军,龚成文,米永伟,王国祥. 2019

[8]生物有机肥对连作当归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根腐病的影响. 王文丽,李娟,赵旭. 2019

[9]育苗模式对当归种苗和药材质量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王国祥,米永伟,蔡子平,武伟国,龚成文,宋学斌. 2018

[10]当归标准化研究进展. 谢志军,龚成文,米永伟,武伟国,张东佳,蔺海明. 2018

[11]中药材低氧高氮仓储气体环境创建方法研究. 王学喜,吴小华,颉敏华,陈柏,石建业. 2018

[12]种植模式对当归根际细菌群落多样性及代谢通路的影响. 姜小凤,郭凤霞,陈垣,郭建国,刘晓峰. 2021

[13]当归果翅对种子吸水与发芽进程的影响. 米永伟,龚成文,王国祥,漆永红. 2021

[14]不同叶面肥在当归育苗上的应用效果. 石有太,马河滨,张运晖,赵瑛,王国祥,蔡子平. 2020

[15]道地中药材当归栽培及抽薹防治研究现状. 王国祥,蔡子平,米永伟,武伟国. 2020

[16]生物肥料对当归生长及土壤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李娟,王文丽,赵旭. 2020

[17]种植方式对直播当归药材产量与质量的影响. 米永伟,龚成文,王国祥,蔡子平,刘顺平. 2020

[18]利用SSR标记鉴定当归的真实性. 刘新星,欧巧明,罗俊杰,石有太,李忠旺,崔文娟. 2020

[19]当归水烂病病原菌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治试验. 吕祝邦,雪莲,李继平,王洪建,惠娜娜,陈明. 2013

[20]当归微波干燥灭菌工艺优化研究. 张芳,康三江,张永茂,苟丽娜,郑娅.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