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氮磷钾配施对油莎豆产量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曹秭琦 1 ; 任永峰 1 ; 路战远 1 ; 张向前 2 ; 赵小庆 2 ; 董琦 1 ;

作者机构: 1.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关键词: 油莎豆;肥料配施;产量;肥料利用效率;互作效应

期刊名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ISSN: 1007-9084

年卷期: 2023 年 002 期

页码: 368-37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油莎豆合理配施,提高油莎豆产量及肥料利用效率,以油莎豆为研究对象,利用“3414”肥料田间试验于2020-2021年在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乌兰布和农场分析了14个氮磷钾肥料配比处理对油莎豆生物产量、块茎产量、肥料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3P2K2处理下油莎豆地上生物量最高,N2P2K3处理下油莎豆地下生物量最高,且两年生物量较空白区分别提高45.75%、31.39%和53.96%、32.27%。在N2P2K3处理下油莎豆块茎鲜产最高,较空白区分别提高101.86%、77.24%,且油莎豆对磷肥依赖较大。N、P、K肥偏生产力分别在N1P1K2、N2P1K1、N2P2K1处理下达最高;农学利用率分别在N1P2K2、N2P1K2、N2P2K3处理下达最高。氮磷钾肥对油莎豆产量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两年数据均表现为在中磷中钾、中氮中钾、中氮中磷水平时最利于氮、磷、钾肥效的发挥。两年最高产量的氮磷钾施肥用量分别为N 151.7~174.0 kg/hm~2;P2O5 192.0~195.3 kg/hm~2;K2O 95.9~102.4 kg/hm~2。两年的理论产量分别达到9454.5 kg/hm~2和9674.8 kg/hm~2。

  • 相关文献

[1]基于养分专家系统的马铃薯推荐施肥效应. 梁俊梅,张君,安昊,景宇鹏,段玉. 2020

[2]施氮水平对沙质土壤油莎豆氮磷钾累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曹秭琦,赵小庆,张向前,王建国,李娟,韩云飞,刘丹,高艳华,路战远,任永峰. 2024

[3]油莎豆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议. 赵小庆,刘和,路战远,张建中,任永峰,程玉臣,张德健,史功赋,杜香玉. 2019

[4]播种期密度耦合对油莎豆光合特性的影响. 董琦,方静,侯智惠,任永峰,王建国,慕宗杰,耿志勇,赵小庆,路战远. 2021

[5]种植密度对夏播油莎豆光合特征及光响应影响的研究初报. 张向前,方静,路战远,赵小庆,任永峰,史功赋,陈立宇,程玉臣,张德健,刘战勇,厉雅华. 2019

[6]北方风沙区油莎豆防风固沙技术模式. 赵小庆,刘和,路战远,张向前,程玉臣,张德健,安玉,任永峰. 2019

[7]沙化退化土地油莎豆防风固沙栽培技术. 赵小庆,刘和,路战远,程玉臣,张德健,白岚方,方静,杜香玉,任永峰. 2019

[8]油莎豆不同生育时期叶片光合特性变化规律分析. 谢锐,董琦,任永峰,侯智惠,慕宗杰,张向前,路战远,赵小庆. 2021

[9]不同施氮水平对油莎豆农田土壤养分表观平衡和块茎产量的影响. 曹秭琦,路战远,任永峰,赵小庆,王建国,侯智慧,韩云飞,王登云,尚学燕,段锐. 2024

[10]北方风沙区油莎豆防风固沙"三生共赢"技术模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侯智惠,慕宗杰,赵俊利,包珺玮,赵小庆,王建国,路战远. 2021

[11]油莎豆茎叶代谢物与块茎形态的关联研究. 麻剑南,单成彬,冯旭,马越,王力伟,张向前,赵小庆,路战远,张德健,马超美. 2024

[12]CIMMYT小麦在我国的产量、品质及抗病性研究. 吴振录,张勇,何中虎,樊哲儒,辛文利,邵立刚,李元清,杨文雄,魏亦勤,马晓刚,潘超,刘艳萍. 2003

[13]不同灌水处理对糜子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任永峰,赵沛义,李振华,刘建设,门果桃,贾有余. 2015

[14]氮肥不同施用量对谷子产量的影响. 刘斌,李书田. 2013

[15]不同栽培措施对荞麦结实率及产量的影响. 罗中旺,金晓蕾,辛万和,朱雪峰. 2014

[16]播量和施肥对糜子产量、农艺性状及生长的影响. 王显瑞,赵敏,张立媛,宋兴会. 2012

[17]不同燕麦品种产量及其与构成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武俊英,刘景辉,王怀栋,张向前,于翠玲,王莹. 2011

[18]通辽地区玉米不同覆膜方式技术效果分析. 李金琴,王宇飞,侯旭光,陈杰辉,薛永杰,李雪峰,胡航. 2015

[19]不同钾肥对马铃薯品种“克新1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王建明,冯君伟,郝云凤,顾敏,马俊. 2011

[20]赤谷系列春谷品种主要农艺与经济性状灰色关联分析. 李书田,赵敏,王显瑞,张立媛.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