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肖亮 1 ; 周慧文 2 ; 谢向誉 2 ; 尚小红 2 ; 陈松笔 2 ; 严华兵 3 ;
作者机构: 1.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广西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2.;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广西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3.;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广西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木薯;二倍体;同源四倍体;DNA甲基化;遗传差异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18 年 05 期
页码: 833-83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染色体加倍对木薯基因组的影响,以及多倍化与2种不同倍性木薯之间DNA碱基序列的变化的联系。本研究以木薯品种"新选048"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为研究材料,使用微卫星(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目标起始密码子多态性(stand codon targeted polymorphism,SCo T)和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MSAP)技术分别对木薯倍性间的遗传差异、DNA甲基化水平和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SCo T和SSR均未检测出多态性条带产生,利用MSAP技术可检测出在DNA甲基化水平和模式均发生较大改变。二倍体和同源四倍体的总甲基化率分别为60.21%、59.52%,全甲基化率分别为39.92%、41.42%,半甲基化率分别为20.29%、18.10%。木薯多倍化后,其中有27.30%的位点发生了过甲基化,四倍体有25.00%的位点表现出去甲基化。本研究结果为探究木薯倍性间遗传差异和表观遗传变化规律进行了前期探索。
- 相关文献
[1]不同倍性小型西瓜主要农艺性状的比较分析. 王镇,党选民,詹园凤. 2010
[2]华南205木薯及其同源四倍体PSⅡ叶绿素荧光参数差异分析. 宋红艳,张振文,安飞飞,陈霆,李开绵. 2014
[3]木薯干旱胁迫下甲基化变化分析. 冯素彬,邹枚伶,张圣奎,夏志强,王文泉. 2017
[4]不同倍性小型西瓜果实中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差异. 郑锋,詹园凤,党选民,杨衍. 2012
[5]不同倍性小型西瓜果实中番茄红素、瓜氨酸含量比较分析. 郑锋,詹园凤,党选民,杨衍. 2012
[6]四倍体金银花水提物抗炎作用和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胡璇,李卫东,张硕峰,李欧,郝江波,莫愁. 2015
[7]二倍体及同源四倍体小果型西瓜核型分析. 袁建民,党选民,詹园凤,李易蓉,但忠,杨长楷. 2013
[8]Genomic-SSR和EST-SSR在柱花草种间的遗传差异. 丁西朋,罗小燕,邵辰光,张龙,王文强,白昌军. 2015
[9]应用ISSR标记分析12份臂形草种质的遗传差异. 陈晓斌,邹冬梅,田维敏,蒋昌顺. 2008
[10]用RAPD技术探讨冬青属苦丁茶的遗传差异、亲缘关系与分类地位. 张凤琴,刘国民,周鹏,徐立新,郭安平. 2004
[11]植物DNA甲基转移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吴春太,李维国,高新生,张晓飞. 2010
[12]胎盘IGF-1的表达及其DNA甲基化与IUGR的相关性分析. 李晓娟,于柏峰,吴学礼,张继业,贾彩红. 2017
[13]利用HPLC分析菠萝愈伤组织DNA甲基化水平. 林文秋,肖熙鸥,张红娜,刘胜辉,孙伟生,李运合,吴青松. 2018
[14]植物杂种优势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文定青,姚全胜,王松标,魏永赞,石胜友,王一承,梁清志. 2015
[15]橡胶树MSAP反应体系的建立及其对无性系DNA的甲基化分析. 吴春太,李维国,黄华孙. 2011
[16]巴西橡胶树HbCMT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李辉亮,汪晗,杨子平,郭冬,彭世清. 2015
[17]植物表观遗传与DNA甲基化. 屠发志,彭世清. 2007
[18]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DNA甲基化研究进展. 石鹏,王永,金龙飞,张大鹏,赵志浩,曹红星,雷新涛. 2019
[19]橡胶树MSAP反应体系优化及其不同开割高度单株DNA甲基化分析. 吴春太,班硕,黎瑜,曾日中. 2016
[20]白色佛焰苞红掌突变系DNA甲基化分析. 李丽,徐立,李志英.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木薯品种不同收获期块根淀粉积累规律分析
作者:郑永清;李开绵;李伯松;马旭东;陈松笔
关键词:木薯;产量;淀粉;光合作用
-
类黄酮合成关键基因MeF3H在木薯块根采后腐烂中的功能分析
作者:安飞飞;蔡杰;薛晶晶;朱文丽;陈松笔;罗秀芹
关键词:木薯;类黄酮;MeF3H;块根;采后腐烂
-
木薯柱花草间种体系固氮机制和生产效益分析
作者:郑永清;马旭东;李伯松;薛茂富;陈松笔
关键词:木薯;柱花草;间种技术;氮源;生产效益
-
基于植物性状和挥发性成分的罗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张亚娇;于福来;元超;陈晓鹭;谢小丽;王凯;黄梅;陈振夏;官玲亮;陈松笔
关键词:罗勒;植物学性状;挥发性成分;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
甘蔗种茎发芽过程中生理指标动态变化研究
作者:周慧文;闫海锋;丘立杭;周忠凤;范业赓;陈荣发;邓宇驰;杨本鹏;吴转娣;李文凤;蔡文伟;何为中;吴建明
关键词:甘蔗;发芽;激素;糖类;酶活性
-
木薯育种现状及发展趋势
作者:陈松笔;蔡杰;安飞飞;朱文丽;罗秀芹;薛晶晶;薛茂富;李汉丰;韦卓文;黄三文;李开绵
关键词:木薯育种;种质资源;采后生理腐烂;花叶病;褐条病;基因编辑
-
不同叶片颜色的木薯MeANR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作者:安飞飞;罗秀芹;陈松笔;薛晶晶;蔡杰
关键词:木薯;叶片;花青素还原酶(ANR);基因克隆;表达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