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东北寒地稻区稻米品质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孙岩松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所

关键词: 寒地;优质稻米;生态区;气候环境

期刊名称: 中国稻米

ISSN: 1006-8082

年卷期: 2007 年 02 期

页码: 17-19

摘要: 对43~50°N的东北寒地优质稻米生态区稻米品质状况进行了评价,并就其优越的气候环境条件和先进栽培技术模式进行了分析。

  • 相关文献

[1]寒地水稻优质稻米抗稻瘟病性鉴定研究. 王桂玲,宋成艳,梅丽艳,李志勇,辛红梅. 2004

[2]精细农业下信息监测与解析技术探究. 任嘉宇. 2023

[3]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刘杰. 2002

[4]稻田养鱼对寒地农田生态效应影响的研究. 高鸿生. 1999

[5]不同温度对寒地粳稻萌发的影响. 谭贺,曾宪楠,赵洪亮,张佳华,许显滨. 2013

[6]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区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相关与通径分析. 任洪雷,李春霞,龚士琛,李国良,付立新,扈光辉,王明泉,杨剑飞,孙岩,张宇. 2020

[7]重迎茬对不同生态区大豆产量形成的影响. 郑天琪,刘忠堂,王国春,连成才,王成. 1999

[8]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区主栽大豆品种品质变化及评价研究初报. 陈霞,杜维广,赵贵兴,刘忠云. 2001

[9]黑河地区大豆杂交方法. 韩德志. 2016

[10]不同生态区、施肥组合及播期对绥农20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陈维元,姜世波,石绍河,陈仁忠,姜成喜,付亚书,景玉良,付春旭. 2004

[11]不同生态区域环境对大豆蛋白质、脂肪含量的影响. 陈霞. 2001

[12]重迎茬在不同生态区大豆产量形成的影响. 郑天琪,刘忠堂. 1999

[13]寒地井水种稻叶龄模式灌溉技术. 付久才. 2009

[14]寒地水稻高产抗倒伏调控技术的初步研究. 陈书强,赵海新,杨丽敏,杜晓东,薛菁芳,金光浩,周通,王翠,单莉莉,李敏,王秋玉. 2013

[15]寒地多年生麦草新种质的形态学分析与细胞学检测. 陈平,何莉,尚晨,李佶恺,张海玲,李集临,张延明. 2017

[16]2007年黑龙江农垦水稻高产攻关典型分析. 矫江,霍立君,姜孝义,那永光. 2008

[17]寒地稻区外引品种(系)稻瘟病抗性鉴定研究. 王桂玲,宋成艳,周雪松,刘乃生,陆文静,李科云. 2014

[18]寒地水稻低温冷害防御技术研究进展. 陈书强,杨丽敏,赵海新,杜晓东,薛菁芳,周通,王翠,潘国君. 2012

[19]黑龙江省杂交水稻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 李禹尧,马冬君,王宁,闫文义,矫江. 2014

[20]寒地水稻新品种龙粳29的选育. 王桂玲,辛爱华,丛万彪,宋成艳,刘乃生,周雪松.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