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香茅醇不同旋光异构体对抑制茶炭疽病病菌活性的比较及其协同作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向晓龙 1 ; 杨文 2 ; 刘惠芳 2 ; 陈瑶 2 ; 周玉锋 2 ; 胡安龙 1 ;

作者机构: 1.贵州大学农学院

2.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关键词: 植物源农药;香茅醇;茶炭疽病

期刊名称: 茶叶科学

ISSN: 1000-369X

年卷期: 2019 年 04 期

页码: 425-43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Horsfall方法和共毒系数法测定了香茅醇不同构型对茶炭疽病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毒力以及两构型不同比例混配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右旋香茅醇和左旋香茅醇对茶树炭疽病菌的EC_(50)分别为(113.27±0.95) mg·L~(-1)和(119.87±0.20) mg·L~(-1)。按照质量比1.6︰1将右旋香茅醇和左旋香茅醇混配,协同增效作用最高,共毒系数为130.19;质量比为1︰1.4和1︰3.8时,共毒系数分别为120.57和121.42,也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结果表明,香茅醇及两旋光异构体对抑制茶炭疽病菌具有良好的活性,将两者按一定比例混用后具有增效作用。

  • 相关文献

[1]植物源农药在茶树病虫害方面的研究进展. 刘慧芳. 2017

[2]山苍籽油与茶皂素对茶炭疽病菌的毒力. 陈瑶,高秀兵,姚雍静,郭灿,周玉锋. 2014

[3]施肥技术对茶树主要病虫害及天敌田间发生量的影响. 姚雍静,牟小秋,赵志清,郭灿,陈娟,卢天国. 2011

[4]一株拮抗茶炭疽病菌的木霉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赵兴丽,张金峰,周玉锋,赵玳琳,张莉,周罗娜,陶刚. 2019

[5]9种天然产物对茶炭疽病的抑制效果. 饶家瑞,雷志伟,周玉锋,段学艺,王会云. 2021

[6]一株抗茶炭疽菌和魔芋镰刀菌的淀粉酶产色链霉菌的分离、鉴定及生防潜能. 赵兴丽,刘诗琪,张金峰,罗林丽,李佳,贺圣凌,周玉锋. 2024

[7]茶炭疽病的防治研究进展. 饶家瑞. 2021

[8]6%抗坏血酸水剂与0.2%苯丙烯菌酮微乳剂在茶树上的应用效果. 冯月玲,朱英,毛堂芬,刘思睿,陈兴龙,吴元竞,宋诗颖,刘辉,宋莉. 2023

[9]一株云南木霉菌培养条件的优化及其对茶炭疽病的防控研究. 刘辉,冯月玲,朱秀英,郑周洲,刘思睿,周罗娜,潘雪珍,宋莉. 2024

[10]茶树炭疽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张莉,赵兴丽,张金峰,李帅,孟泽洪,周玉锋. 2018

[11]14种农药对茶炭疽病病原Colletotrichum camelliae的抑制活性. 饶家瑞,孟泽洪,李帅,张金峰,周玉锋. 2022

[12]茶皂素对植物病原菌活性研究进展. 陈瑶,杨文,周玉锋. 2014

[13]豆科植物杀虫杀菌资源及其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苏生,黄瑞,张莉,罗天琼,韩永芬. 2016

[14]茶轮斑病的绿色防控研究进展. 饶家瑞.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