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氮素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与氮累积动态变化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玲玲 1 ; 任伟 2 ; 毛培胜 2 ; 乌仁图雅 2 ; 王胜男 2 ; 梁庆伟 3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草业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科学分院

2.;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草业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科学分院

3.;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草业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科学分院;

关键词: 氮素;紫花苜蓿;种子产量;氮累积;动态变化

期刊名称: 草业学报

ISSN: 1004-5759

年卷期: 2017 年 06 期

页码: 98-10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紫花苜蓿种子生产过程中氮素吸收、分配及利用规律,探索合理的施氮肥措施,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素处理(0,45,90和135kg N/hm~2)对敖汉苜蓿和公农1号苜蓿氮素累积量、生殖器官氮素累积量及氮素分配率的动态变化以及种子产量、质量及氮素收获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紫花苜蓿品种的种子产量和氮素收获指数都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但是结荚率、单株粒重、千粒重和种子质量却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两个苜蓿品种的氮素累积量及氮素分配率的动态变化表现不一致。根据两个苜蓿品种需氮规律可得出,在返青期一次性施氮肥不能满足紫花苜蓿的需氮规律。其合理的施肥措施是:敖汉苜蓿在现蕾期追施45kg N/hm~2,开花期不施,结荚期补施90kg N/hm~2;公农1号苜蓿在现蕾期不施肥,开花期追施45kg N/hm~2,结荚期补施45kg N/hm~2。研究结果初步确定了赤峰地区苜蓿种子生产田的需氮肥规律及适宜施氮量,为苜蓿种子生产过程中氮肥的合理施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 相关文献

[1]不同施硼方法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与质量的影响. 陈玲玲,张阳阳,毛培胜,梁庆伟,乌仁图雅,王胜男,陈琪. 2017

[2]胡麻种子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多重分析. 伊六喜,萨如拉,张辉,斯钦巴特尔,贾霄云,高凤云,周宇,张立华,任龙梅. 2018

[3]浇水施肥对华北驼绒藜生长及种子生产影响初探. 徐军,于斌,阿拉塔,乔枫,贺俊英. 2012

[4]浇水施肥对华北驼绒藜生长及种子生产影响初探. 徐军,于冰,阿拉坦,乔枫,贺俊英. 2001

[5]荒漠地区几种牧草和灌木中营养成分含量的动态变化. 薛树媛,李九月,金海,李金锋,牟海宽. 2011

[6]荒漠地区主要灌木类植物饲用价值的评价. 薛树媛,李九月,李满双,李长青,金海. 2014

[7]大葱生长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及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规律的研究. 梁艳荣,胡晓红,姜伟,张颖力,陈春梅,张少英,孙玉清. 2007

[8]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在牧草种子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陈玲玲,毛培胜,王明亚,汪辉,郑慧敏,陈泉竹,闫慧芳. 2015

[9]氮水添加对放牧背景下荒漠草原生产力的影响. 张璞进,黄建辉,木兰,单玉梅,晔薷罕,温超,常虹,任婷婷,陈世苹,白永飞. 2022

[10]施肥水平对冬大麦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徐寿军,包海柱,张凤英,刘志萍,杨恒山,许如根,庄恒扬. 2012

[11]氮素施用量对饲用燕麦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田永雷,王静,慕宗杰,赵月平,常青,白春利. 2023

[12]荞麦植株氮磷含量与施肥指标的研究. 王永亮,刘基业,戴庆林. 1992

[13]向日葵和马铃薯间作条件下氮素的吸收和利用. 董宛麟,于洋,张立祯,潘志华,苟芳,邸万通,赵沛义,潘学标. 2013

[14]适宜播期提高农牧交错带春小麦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 杨宁,潘学标,张立祯,王靖,董宛麟,胡琦,李秋月,王潇潇,唐建昭,刘哲,赵沛义. 2014

[15]栗钙土地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及合理调控措施的研究. 赵举,赵玺宏,妥德宝,郜翻身,赵沛义. 1999

[16]紫花苜蓿品种比较试验. 白玉龙,李志明,赵建平,乌仁图雅,娜日娜,乌艳红. 2010

[17]两种株型紫花苜蓿植株营养品质性状比较. 白玉龙,乌艳红,李志明,吕宁,杨秀芳,娜日苏,陈玲玲,梁庆伟,栾守泉. 2011

[18]紫花苜蓿种子生产中临界氮稀释曲线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陈玲玲,程航,毛培胜,杨秀芳,梁庆伟,娜日苏. 2017

[19]赤峰市牧草产业发展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梁庆伟,张晴晴,娜日苏,杨秀芳,孙德欣,潘翔磊,王昇. 2019

[20]紫花苜蓿GDP解离抑制蛋白基因cDNA的克隆、分析及烟草转化. 乌艳红,米福贵,李志明,栾守泉,陈玲玲,娜日苏,梁庆伟.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