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斑茅野生种质资源SRAP遗传多样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建波 1 ; 鄢家俊 2 ; 白史且 1 ; 张蕴薇 3 ; 刀志学 2 ; 李达旭 2 ; 张昌兵 2 ; 游明鸿 2 ; 张玉 2 ;

作者机构: 1.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

2.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

3.中国农业大学草地研究所

关键词: 斑茅;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Mantel检验

期刊名称: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ISSN: 1674-7968

年卷期: 2013 年 21 卷 10 期

页码: 1193-120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斑茅(Erianthus arundinaceus)是甘蔗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同时也是潜在的能源草植物,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是合理利用该资源的前提。本研究利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对我国7个省的45份野生斑茅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1)20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434条清晰的条带,多态性条带300条,占69%,材料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GS)范围为0.703~0.986,平均GS为0.842,说明我国野生斑茅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2)通过非加权配对类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发现,供试材料可以分为3个大类7个亚类,聚类结果呈现出较强的地域分布规律,材料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有一定的相关性;3)我国野生斑茅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聚类结果受地理条件的影响,大洋、山体能阻碍不同地域斑茅间的基因交流,而河流能促进基因交流。本研究揭示了我国野生斑茅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阐明了影响其遗传多样性的主要因素,为斑茅的开发利用及甘蔗的遗传改良育种提供重要基础资料。

  • 相关文献

[1]四川野生斑茅居群遗传结构的SRAP分析. 张瑜,鄢家俊,白史且,彭燕,梁绪振,张建波,张劲,胡超. 2015

[2]28份贵州茶树种质资源的生化成分多样性分析. 陈正武,陈娟,龚雪,张小琴. 2015

[3]贵州不同地区高粱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与聚类分析. 高杰,封广才,李晓荣,李青风,彭秋. 2020

[4]黄色芽叶茶树新品种黄金芽自然杂交后代的生化品质分析. 杨春,梁思慧,陈正武,陈娟,李燕,乔大河,郭燕,张小琴. 2023

[5]贵州地方芥菜型油菜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璐璐,张超,杨斌,唐容,黄莎,梁峰豪. 2024

[6]基于表型性状的毛花雀稗遗传多样性分析. 黄莉娟,唐华江,赵丽丽,王普昶,宋高翔. 2020

[7]贵州不同地区盐麸木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袁扬,曾兵,王胤晨,赵恬,邓梦青,杨玲,廖艳. 2023

[8]斑茅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刀志学,白史且,陈智华,鄢家俊,张建波. 2013

[9]斑茅野生种质资源SRAP遗传多样性研究. 张建波,ZHANG Jian-bo,YAN Jia-jun,鄢家俊,BAI Shi-qie,白史且. 2014

[10]油菜核不育系827AB育性基因的SRAP标记. 黄团,黄先群,侯国佐,侯燕,李丽. 2011

[11]贵州地方向日葵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 奉斌,李慧琳,杨胜先,林涛,魏忠芬. 2018

[12]基于聚类及主成分分析的山慈菇质量评价. 杨占南,桂阳,余正文,刘作易,罗世琼,朱国胜. 2012

[13]贵州不同地区奈李果实品质分析与综合评价. 王红林,赵凯,赵晓珍,王红,马玉华. 2022

[14]贵州不同茶区土壤养分及微生物量分析评价. 李渝,刘彦伶,黄兴成,张雅蓉,周国兰,周富裕,蒋太明. 2018

[15]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蒸谷米的品质特性. 雷月,宫彦龙,邓茹月,张大双,朱速松,唐会会,陈重远,张志斌. 2021

[16]贵州不同产区百香果紫香1号果实品质分析与评价. 袁启凤,陈楠,史斌斌,严培玲,王红林,李仕品,韩秀梅,马玉华. 2021

[17]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籼稻资源品质性状的综合评价. 陈重远,张大双,张习春,石邦志,彭强,李立江. 2021

[18]花生种质资源表型鉴定及多样性分析. 饶庆琳,吕建伟,胡廷会,成良强,王军. 2020

[19]贵州野生白刺花种质资源AFLP遗传多样性研究. 龙忠富,侯扶江,张建波. 2017

[20]贵州红皮花生资源的农艺性状评价及小果种质筛选. 成良强,王金花,吕建伟,胡廷会,饶庆琳,姜敏,奉斌,王军.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