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播期播量对苏引麦3号苗用及啤用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春吉 1 ; 杨力 1 ; 李长亚 1 ; 栾海业 1 ; 王文彬 1 ; 金鑫 1 ;

作者机构: 1.盐城市粮油作物技术指导站;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苗用大麦;啤用大麦;播期;播量;产量

期刊名称: 大麦与谷类科学

ISSN: 1673-6486

年卷期: 2020 年 01 期

页码: 26-29

摘要: 试验采用4个播期T_1(10月31日)、T_2(11月5日)、T_3(11月10日)、T_4(11月15日)和4个播量Q_1(187.5 kg/hm~2)、Q_2(225.0 kg/hm~2)、Q_3(262.5 kg/hm~2)、Q_4(300.0 kg/hm~2),研究不同播期播量对苏引麦3号苗用及啤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麦苗利用为目的的大麦生产,在当地生产条件下,播期为11月5日、播量为300.0 kg/hm~2的条件下,苏引麦3号的麦草鲜质量和干质量产量达到较大值,分别为40 720.35、4 840.80 kg/hm~2;以籽粒利用为目的的大麦生产,则在播期为10月31日、播量为262.5kg/hm~2的条件下,苏引麦3号的籽粒产量达到最大,为6 536.46 kg/hm~2。

  • 相关文献

[1]播期和播量对不同穗型小麦品种群体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易媛,马红勃,王静,张会云,赵娜,朱雪成,张娜,刘东涛. 2022

[2]不同播种期、播种量及氮肥运筹对淮稻13号农艺性状的影响. 袁彩勇,王健,孔宪旺,李刚,高平中. 2013

[3]中强筋小麦品种徐麦38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刘立伟,冯国华,刘东涛,王静,张会云,马红勃,刘静,易媛,朱雪成. 2021

[4]播期、播量对"徐麦33"等冬小麦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毛海艳,冯国华,易媛,李振宏. 2020

[5]播期和播量对盐麦7号青贮原料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张英虎,王春吉,杨力,乔海龙,臧慧,梁志浩,徐肖,杨红燕,薛松,汪强,程怡璠,沈会权. 2023

[6]苗用大麦在江苏沿海地区最佳刈割时期研究. 胡哲,张英虎,陈书清,沈会权,臧慧,栾海业,乔海龙,陶红,陈健. 2016

[7]麦茬免耕秸秆全量还田直播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孙春梅,陈川,邵文奇,庄春,钟平,张军. 2010

[8]不同施肥方式和播量对冬青稞复种饲草生长的影响. 谭大明,谭海运,高雪,丁海荣. 2018

[9]不同播期对杂交粳稻“苏粳优3号”产量和米质的影响. 陈培峰,王建平,朱勇良,乔中英,黄萌. 2009

[10]裸大麦不同播期的生育特点及其产量的关系. 朱荣华,沈明德,江银荣,魏亚凤. 1996

[11]不同播期和栽插密度对天丰优084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胡春明,李闯,龚红兵,景德道,林添资,钱华飞,巫章平. 2009

[12]连麦6号产量对播期和施氮比例互作的响应. 陈凤,樊继伟,郭明明,李强,赵雪君,孙中伟,王康君,张广旭,浦汉春,代丹丹. 2017

[13]播期和密度对大粒蚕豆产量及其他性状的影响. 马镜娣,汪凯华,王学军,徐建华. 2001

[14]优质强筋小麦淮麦30的配套栽培技术. 周羊梅,顾正中,王安邦,杨子博. 2015

[15]播期、密度和氮肥运筹对高产品种'淮麦33'产量和品质的调控. 周羊梅,顾正中,王安邦,杨子博,冷苏凤. 2019

[16]播期对江苏不同类型粳稻品种成熟期及其群体质量的影响. 李健,秦德荣,方兆伟,樊继伟,卢百关,迟铭,陈庭木,刘金波,徐大勇. 2012

[17]播期和密氮组合对镇麦10号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调控效应. 李东升,温明星,蔡金华,曲朝喜,陈爱大. 2015

[18]播期和密度对镇麦168农艺和品质性状的影响. 温明星,陈爱大,李东升,曲朝喜,蔡金华. 2013

[19]迟直播对早熟粳稻苏香粳3号生育进程及产量的影响. 黄萌,乔中英,王建平,朱勇良,陈培峰,董明辉,谢裕林. 2012

[20]播期和栽插密度对协优084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周义文,龚红兵,李闯,胡春明,盛生兰,刁立平,林添资,景德道,钱华飞.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