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架式‘爱神玫瑰’葡萄果实成熟期间单萜积累及相关基因的表达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慧玲 1 ; 王晓玥 1 ; 闫爱玲 1 ; 孙磊 1 ; 张国军 1 ; 任建成 1 ; 徐海英 1 ;

作者机构: 1.北京市林业果树科学研究院;北京市落叶果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华北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葡萄;栽培架式;玫瑰香味;单萜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9 年 07 期

页码: 1136-114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架式对葡萄果实成熟期间单萜类化合物合成的影响,进一步从基因表达水平揭示基因转录与单萜积累的关系,以期为生产中架式选择及葡萄果实香味品质的提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T型和V型架式栽培的‘爱神玫瑰’葡萄果实为试材,于果实成熟初期(花后30 d)开始取样,直至果实完全成熟。连续两年常规方法测定果实样品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滴定酸含量,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SPEME-GC-MS)测定果实中单萜类组分和含量的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单萜合成途径中关键基因脱氧木酮糖磷酸合酶基因(DXS1和DXS3)、脱氧木酮糖磷酸还原异构酶基因(DXR)、异戊烯基焦磷酸还原酶基因(HDR)、里那醇合成酶基因(Liner syn)和萜品醇合成酶基因(Terp syn)的表达变化。【结果】随着果实成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逐渐升高,而可滴定酸含量逐渐降低。成熟期的T型架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V型架,可滴定酸含量没有显著差异。2016年和2017年两种架式果实样品中分别检测到27和28种单萜类化合物。检测结果表明不同架式主要萜烯类化合物组分不尽相同,随着果实成熟,主要萜烯类成分也发生变化。成熟时,T型架果实中主要单萜类化合物有里那醇、柠檬烯、α-萜品醇、β-cis-罗勒烯和香叶醇;V型架主要有里那醇、α-萜品醇、柠檬烯、橙花醚和β-cis-罗勒烯等,其中以里那醇含量最高。2016年成熟期T型架果实单萜总量达到108.18μg·L~(-1),是V型架最高含量的1.9倍。而2017年成熟期T型架果实单萜总量达到403.24μg·L~(-1),是V型架最高含量的1.5倍;大多数单萜类化合物含量在成熟时表现为T型架显著高于V型架。在整个果实成熟期间,两种架式葡萄果实单萜类化合物积累表现为两种变化模式,包括里那醇、香叶醇、橙花醇及萜品醇等在内的大部分化合物遵循第一种模式,即在果实成熟时含量达到最高。但是不同架式表现又略微不同,(E,Z)-别罗勒烯、β-cis-罗勒烯、柠檬烯和α-萜品醇等化合物在T型架果实中表现为先下降,花后57 d急剧升高,成熟后期(花后76 d)又下降的趋势。而在V型架果实中这些化合物含量随着果实成熟逐渐上升,花后48 d达到积累高峰,之后又逐渐下降至最低含量。另外,果实成熟期间单萜合成途径基因(DXS1、DXS3、DXR、DHR、Liner syn和Terp syn)表达量随着果实成熟呈上升趋势。不同架式葡萄果实成熟期间单萜总量积累规律与DXS3、HDR、Liner syn和Terp syn表达规律相似。成熟期T型架果实中各个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V型架,与单萜类化合物积累模式相一致。【结论】T型架式栽培更有利于果实单萜类物质的积累,T型架式单萜类化合物的高效积累与其代谢途径多个关键酶基因高效表达密切相关。

  • 相关文献

[1]早中熟鲜食葡萄5个品种及其亲本果实单萜成分分析. 孙磊,朱保庆,王晓玥,孙晓荣,闫爱玲,张国军,王慧玲,徐海英. 2016

[2]两收栽培下'瑞都红玉'葡萄单萜类物质积累差异解析. 时晓芳,孙磊,张瑛,蒋士宋,韩佳宇,郭荣荣,盘丰平,程昌富. 2024

[3]‘香妃’和‘早玫瑰香’葡萄温室与露地栽培单萜积累差异分析. 孙磊,钱旭,张国军,闫爱玲,王晓玥,王慧玲,任建成,徐海英. 2018

[4]早熟、红色玫瑰香味葡萄新品种‘瑞都红玉’的选育. 张国军,闫爱玲,孙磊,王晓玥,王慧玲,任建成,徐海英. 2016

[5]葡萄早熟新品种瑞都香玉的选育. 张国军,闫爱玲,徐海英. 2009

[6]红色玫瑰香味葡萄新品种-瑞都红玫. 张国军. 2015

[7]葡萄果实质地剖面分析的参数优化. 韩艳文,李文生,王宝刚,王云香. 2018

[8]葡萄新品种‘瑞都红玉’高接表现及其嫁接技术. 姚林啟,王维霞. 2018

[9]葡萄栽培管理专家系统的应用研发. 薛敏菊,杨宝祝,杨信廷,陈文泽,张丽娜. 2004

[10]硫酸铵或尿素代替硝酸铵的MS培养基对苹果、草莓和葡萄组培苗继代的效应. 王媛花,齐娟红,范艳珍,金万梅. 2009

[11]葡萄灰霉病菌对3种杀菌剂的多重抗药性检测. 燕继晔,王忠跃,李亚宁,金桂华. 2012

[12]葡萄炭疽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王忠跃,李兴红,燕继晔,孔繁芳,赵灵杰. 2010

[13]葡萄器官发生途径再生不定芽的遗传稳定性. 金万梅,董静,王媛花,毛海亮,肖政,陈梅香. 2009

[14]北京地区温室葡萄一年两季结果栽培技术. 张国军,王晓玥,孙磊,闫爱玲,任建成,王慧玲,徐海英. 2017

[15]世高农药防治葡萄房枯病效果好. 唐欣甫. 2001

[16]有机肥施用对葡萄园土壤特性及里扎马特葡萄产量·品质的影响. 赵昌杰,张强,刘松忠,曾鸣,刘立亚. 2013

[17]我国葡萄园病害发生危害及防治用药情况调查. 高琪,李兴红,刘梅. 2021

[18]葡萄优良新品种“爱神玫瑰”与“早玫瑰香”. 唐淑梅,李翊远,徐海英. 1992

[19]未名玫瑰葡萄秋水仙素诱导与鉴定. 闫爱玲,王慧玲,孙磊,张国军,王晓玥,徐海英. 2016

[20]我国葡萄灰霉病菌形态型和致病力分化. 张艳杰,许换平,沈凤英,李兴红,李亚宁,刘大群.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