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砗磲研究现状及在我国南海开展养殖的前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周勤 1 ; 王玉芬 1 ; 姜秀凤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

关键词: 砗磲;增养殖;南海;珊瑚礁保护;碳汇渔业

期刊名称: 热带海洋学报

ISSN: 1009-5470

年卷期: 2014 年 33 卷 02 期

页码: 87-9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砗磲是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砗磲科生物的统称,广泛分布于热带珊瑚礁海域。20世纪八九十年代,澳大利亚、美国以及菲律宾等太平洋岛屿国家集中开展了砗磲增养殖及与之相关的生理、生态和经济学等基础研究。砗磲通过与其共生的虫黄藻获得营养,这一特性使得砗磲生长速度极快。砗磲的单位面积保有量可达400t·hm-2,使得它们在热带珊瑚礁海域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学和养殖意义。不仅如此,砗磲在其生长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珊瑚礁修复价值以及碳汇渔业价值对于海洋开发和保护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我国南海拥有环境优越的广阔热带海域,可开展砗磲养殖的面积达3000km2以上。结合以上认识,作者认为砗磲养殖具有形成热带海洋贝类养殖重大产业的潜力,可以为我国南海珊瑚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提供支撑。

  • 相关文献

[1]海洋碳汇研究进展及南海碳汇渔业发展方向探讨. 李纯厚,齐占会,黄洪辉,刘永,孔啸兰,肖雅元. 2010

[2]养殖栉孔扇贝对桑沟湾碳循环的贡献. 张明亮,邹健,毛玉泽,张继红,方建光. 2011

[3]基于营养级法的福建省淡水捕捞渔业碳汇量评估探析. 岳冬冬,吕永辉,于航盛,李旭君. 2018

[4]淡水捕捞渔业碳汇量评估探析——以浙江省的生产调查样本数据为例. 岳冬冬,王鲁民,方海,王茜,肖黎,熊敏思,郑亮. 2017

[5]渔业碳汇与碳汇渔业定义及其相关问题的辨析. 唐启升,蒋增杰,毛玉泽. 2022

[6]广东省海水养殖贝藻类碳汇潜力评估. 齐占会,王珺,黄洪辉,刘永,李纯厚,陈胜军,孙鹏. 2012

[7]印度洋金枪鱼渔业碳汇量评估初探——以中国为例. 岳冬冬,王鲁民,张勋,郑汉丰,冯春雷. 2014

[8]庙岛群岛毗邻海域秋季底栖食物网潜在碳来源贡献及对碳汇渔业的思考. 赵永松,单秀娟,杨涛,金显仕,韦超. 2022

[9]海洋渔业碳汇及其扩增战略. 唐启升,刘慧. 2016

[10]西施舌增养殖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吴进锋,陈利雄,陈素文. 2005

[11]日本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 (Temmincket schlegel)增养殖现状及发展趋势. 谢营梁. 1992

[12]光裸方格星虫增养殖对滩涂底质的影响. 李俊伟,颉晓勇,郭永坚,朱长波,陈素文,丁贤,李婷,陈振国. 2018

[13]美洲白鲟养殖业及人工繁殖技术. 廖国璋. 1991

[14]东风螺的增养殖技术及产业化前景. 陈利雄,吴进锋. 2004

[15]青蛤人工育苗及增养殖的研究. 周琳,于业绍,顾润润,郑国兴,杨世俊,叶朝庚. 2000

[16]我国紫云蛤科经济贝类的生物学及增养殖研究概况. 陈利雄,陈素文,麦扬珊,吴进锋. 2005

[17]我国海洋软相底质底栖经济贝类的可持续利用探讨. 吴进锋,梁超愉,陈利雄,陈素文,李夏. 2005

[18]蛸类渔业概况及增养殖研究现状与展望. 马之明,徐实怀,贾晓平. 2008

[19]国外淡水鱼类增养殖进展. 贾敬德. 1991

[20]关于山东省海水鱼增养殖方向、途径和发展前景的探讨. 雷霁霖. 199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