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明俊超 1 ; 姜海洲 1 ; 袁新华 1 ;
作者机构: 1.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毒理学;机理;鱼类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2 年 28 卷 35 期
页码: 69-7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MC)对鱼类毒性效应及影响机制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环境科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本研究综述了MC对鱼类的毒性效应、MC构象和毒性的关系、进入鱼体的途径以及可能存在的2种毒性机制等,并对MC毒性的预防和治疗进行了展望。对国内外大量的MC毒理研究的比较发现:MC进入鱼体的途径可能有多条,但主要是通过消化道的吸收。MC可能通过2条通路来表现其毒性影响,即通过氧化胁迫产生过多的活性氧(ROS)对蛋白磷酸酶起到第二信使作用,或者与其产生的ROS共同对蛋白磷酸酶起到抑制作用。MC对鱼类的氧化胁迫机制涉及到特异性抗氧化和内源性抗氧化两方面,这方面的研究将为预防和治疗MC的毒性作用提供理论基础。
- 相关文献
[1]人工鱼礁集鱼机理浅析. 杨吝,刘同渝,黄汝堪. 2005
[2]低氧胁迫对鱼类的影响以及营养调控策略的研究进展. 张雷敏,梁化亮,米海峰,任鸣春. 2023
[3]汞对水生动物的危害及机理. 沈盎绿,沈新强,邵留,姚维志. 2005
[4]绿色添加剂溶菌酶及其应用. 许红,徐奇友,刁新平. 2005
[5]南极磷虾油及砷甜菜碱大鼠喂养试验安全性观察. 邱阿敏,刘小芳,张学超,唐一新,冷凯良,张辉珍. 2018
[6]硫化物急性毒性对曼氏无针乌贼幼体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尹飞,彭士明,范帆,孙鹏,施兆鸿. 2011
[7]复方新诺明对中国对虾毒性的初步研究. 张培旗,李健,刘淇,王群. 2006
[8]扑草净对人体健康及水生环境的安全性评价. 付晓苹,刘巧荣,许玉艳,孟娣,宋怿. 2015
[9]氟苯尼考对杂色鲍的急性毒性及组织毒理学. 徐力文,廖昌蓉,刘广锋,王江勇. 2005
[10]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甲萘威的毒理学及环境归趋研究进展. 罗永宏,宋超,陈家长. 2012
[11]微囊藻毒素一LR对罗非鱼肝脏活性氧自由基含量及相关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陈家长,宋超,胡庚东,瞿建宏,孟顺龙,范立民. 2011
[12]淡水产品中微囊藻毒素富集及其危害. 张易祥,韩志萍,叶金云. 2011
[13]微囊藻毒素-LR在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体内的动态分布. 陈家长,张美娜,胡庚东,瞿建宏,孟顺龙,范立民. 2010
[14]微囊藻毒素-LR对罗非鱼肝脏活性氧自由基含量及相关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陈家长,宋超,胡庚东,瞿建宏,孟顺龙. 2011
[15]夏秋季太湖4个控藻区鳙体内微囊藻毒素累积分析. 高鸽,周游,王小林,沈振华,陈永进,徐东坡. 2017
[16]微囊藻毒素-LR对罗非鱼鳃组织活性氧自由基含量及相关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宋超,胡庚东,瞿建宏,孟顺龙,范立民,陈家长. 2010
[17]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测定背角无齿蚌体内微囊藻毒素. 虞锐鹏,陶冠军,贡小清,秦方,杨健,边学森. 2007
[18]微囊藻对银鲫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及毒素积累. 姚雁鸿,余来宁,何文辉,李谷,罗晓松. 2007
[19]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快速测定水产品中微囊藻毒素和节球藻毒素. 虞锐鹏,陶冠军,杨健,陈海燕,徐夏叶. 2012
[20]斑马鱼Abcc2介导微囊藻毒素解毒功能探究. 陆星,钟山,何力.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水产科研单位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思考-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为例
作者:孙旋辉;刘建伟;张成锋;姜海洲;张红燕;夏晔;刘晓萌;薛婷;王欢;王书磊
关键词:乡村振兴;水产科研单位;渔业;乡村产业;科技支撑
-
春砂仁精油对尼罗罗非鱼幼鱼生长、消化、抗氧化能力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作者:李成辉;董宏标;郑晓婷;桂福坤;曾祥兵;明俊超;陈飞;陈健;张家松
关键词:罗非鱼;春砂仁精油;生长性能;肠道健康;抗氧化
-
EPC背景下全过程工程咨询实施现状及趋势研判
作者:令凡;陈利雄;朱李春;明俊超;李新凯;李栩勤
关键词: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实施现状;趋势研判
-
渔业科研成果奖励申报的系统化管理思考
作者:郭永坚;阴晓丽;文国樑;郭奕惠;孙志伟;明俊超;于刚
关键词:
-
巴布亚新几内亚渔业发展概况与中国-巴新渔业科技合作思路
作者:肖丽婵;明俊超
关键词:巴布亚新几内亚;海洋生物资源;渔业发展;科技合作交流
-
渔业科研院所创新团队发明专利成果储备浅析-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为例
作者:郭永坚;阴晓丽;郭奕惠;孙志伟;明俊超;于刚;文国樑
关键词:创新团队;专利;科研奖励;渔业
-
农业技术创新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作用探讨
作者:令凡;陈利雄;朱李春;明俊超;张霞;李新凯;翁雄
关键词:农业技术创新;支撑引领作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