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喻大昭 1 ; 杨小军 1 ; 杨立军 1 ; 王少南 1 ;
作者机构: 1.湖北省农科院植保土肥所
关键词: 农业;结构调整;农作物病虫害;减灾对策
期刊名称: 灾害学
ISSN: 1000-811X
年卷期: 2007 年 22 卷 03 期
页码: 28-3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战略决策,论述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性和在农业结构调整期农作物病虫灾害可持续治理的对策。
- 相关文献
[1]阳新县粮贸公司实施“订单农业”的启示. 周文华,郭嗣斌,刘三荣. 2001
[2]关于湖北省小麦结构调整和发展黑小麦的思考. 汤颢军,邹娟,齐森林,高春保,罗昆. 2017
[3]长江中游棉区棉田种植结构调整的思路与对策. 张教海,别墅,王孝刚,唐仕芳. 2002
[4]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新途径——生物基因工程农业. 郑先保,林淑芬. 1999
[5]节水抗旱稻的研究与发展. 万正煌,李莉,陈宏伟. 2010
[6]关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若干问题的探讨. 查世煜,詹先进,杨靖中. 1996
[7]“中三角”视阈下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定位与建设. 吴永章,周容,杨文静,查良春,鲍瑜. 2015
[8]关于强化农业科研成本管理的若干思考. 贺丽华. 2003
[9]地方视角下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基于咸宁市231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证调查. 刘伟,余安安,瞿和平,黄志谋,邢美华,杨汉,文玲梅,唐诗. 2018
[10]湖北省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问题研究. 官波,陈娉婷,罗治情,马海荣,沈祥成. 2021
[11]新时代农业科技期刊编辑队伍建设与能力提升的思考. 刘文君,程碧军,王贵春,王晓芳,屠晶,徐俊梅,潘峰. 2020
[12]农业科研档案信息化现状解析. 习浏,通讯作者:鲍瑜. 2017
[13]农业科研院所综治网格化管理初探. 李维俊. 2017
[14]农业科研档案管理信息化之我见. 彭文莉,盛敏. 2011
[15]生物资源在农业减灾中的开发利用前景. 王少南,叶志华,喻大昭. 1999
[16]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熊佑能,丁自立,鲍文杰. 2007
[17]中部地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对策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门玉英,盛建新,邹小伟,翟东宇,张一博,余昶颖,王贵春. 2014
[18]国外立法情况对我国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启示. 丁自立,焦春海,郭英,王艳明. 2010
[19]国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经验借鉴及启示. 丁自立,焦春海,郭英. 2011
[20]试论加入WTO对湖北省农业的影响. 谷峰,涂书新,谢建平.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湖北省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实践与思考
作者:曾凡松;许艳云;郭子平;顾辉;万利;邓春林;周华众;杨立军
关键词: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实践;对策建议
-
小麦白粉菌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作者:向礼波;袁斌;薛敏峰;史文琦;曾凡松;杨立军;龚双军
关键词:小麦白粉菌;环介导等温扩增;灵敏度;特异性;快速检测
-
湖北省小麦赤霉病全生育期可持续综合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
作者:许艳云;曾凡松;郭子平;周华众;万利;邓春林;杨立军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全生育期;可持续;防控技术;示范
-
条锈病对不同抗性小麦品种的为害损失率和防治阈值研究
作者:阙亚伟;龚双军;王志清;向礼波;曾凡松;袁斌;薛敏峰;史文琦;刘万才;杨立军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产量损失率;植保贡献率;防治阈值
-
小麦白粉菌BgtVosA、BgtVelB、BgtBrlA基因的克隆及在调控无性繁殖中的作用
作者:曾凡松;翟亚美;袁斌;龚双军;向礼波;薛敏峰;阙亚伟;史文琦;郑磊;张强;杨立军;喻大昭
关键词:小麦白粉菌;Velvet蛋白;BrlA基因;无性产孢;表达分析
-
灰葡萄孢对氟啶胺的敏感性检测及敏感性降低菌株生物学性状研究
作者:王晓辉;向礼波;刘美玲;杨立军;龚双军
关键词:灰葡萄孢;氟啶胺;敏感性;抗性菌株;生物学特性
-
2023年湖北省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与毒性结构分析
作者:王志清;阙亚伟;史文琦;向礼波;曾凡松;郑磊;张强;龚双军;喻大昭;杨立军
关键词: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群体毒性结构;毒性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