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作物人工种子的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小明 1 ; 鲍根良 1 ; 叶胜海 1 ; 石春海 2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2.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关键词: 人工种子;胚状体;不定芽;萌发;作物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2002 年 02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本文就近 2 0年来作物人工种子的研究现状、人工胚乳和种皮的制作、人工种子的包埋和贮藏 ,以及近年来被广泛应用的水稻、棉花、甘薯等几种作物人工种子的基本制作流程等进行了概述

  • 相关文献

[1]枇杷幼叶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研究. 王芳,吕洪飞,徐红霞,杨勇,严成其,汪志平. 2011

[2]结球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与植株再生. 李必元,叶国锐,王五宏,钟新民. 2012

[3]结球甘蓝小孢子胚诱导与植株再生. 王五宏,叶国锐,李必元,岳智臣,钟新民. 2013

[4]秋水仙碱对猕猴桃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龙自立,张慧琴,刘永立. 2020

[5]松果菊离体培养的比较试验. 赵福成,杨跃生,王桂跃. 2009

[6]‘红阳’猕猴桃叶片和带芽茎段的组织培养快繁技术. 隆前进,吴延军,谢鸣. 2010

[7]冰砂糖寿组培快繁研究. 牟豪杰,王燕,吕永平,汪一婷,李海营. 2016

[8]卧牛锦的组织培养及其种质创新初探. 王燕,徐刚,汪一婷,牟豪杰,吕永平,陈志,陈剑平. 2013

[9]寿锦的离体植株再生及组培产业化增殖. 王燕,牟豪杰,吕永平,李海营,汪一婷,陈剑平. 2017

[10]蝴蝶兰种胚萌发影响因素的研究. 徐晓薇,林绍生,姚丽娟,陈中林,游聚斌. 2004

[11]红火蚁对2种旱地作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黄俊,许益镌,梁广文,陆永跃,曾玲. 2014

[12]三个大豆品种萌发期和苗期的耐盐性比较. 张金霞,董德坤,胡兴旺,陈芬,朱丹华. 2016

[13]多胺对种子萌发生长及成熟的影响. 付玉营,马文广,曹栋栋,郑昀晔,关亚静,胡晋. 2016

[14]低温胁迫对不同甜玉米品种萌发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吴振兴,陈坚剑,王婷甄,吕桂华. 2024

[15]稻瘟病菌温度敏感型突变体的筛选. 王洪凯,林福呈,柴荣耀,李德葆. 2004

[16]不同种衣剂对西兰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武婷,马存发,赵辉,钟六凤,许博文,胡钰,邓志强,余永辉,肖建成,顾宏辉,王建升. 2024

[17]次适温下表油菜素内酯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王炳奎,金子渔,曾广文. 1992

[18]不同辐照强度和浸种时间对作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朱子轶,叶胜海,翟荣荣. 2017

[19]影响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卵孢子生活力和萌发的因素. 文景芝,杨明秀,郝中娜,刘春来. 2007

[20]硫素与其他营养元素的交互作用对作物养分吸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孟赐福,姜培坤,曹志洪,徐秋芳,周国模.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