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哈密瓜细菌性果斑病胞外酶活性测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毛亮 1 ; 吴久赟 2 ; 吉艳玲 2 ; 潘卫萍 2 ; 张以和 2 ; 王晓东 3 ;

作者机构: 1.新疆吐鲁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新疆农业科学院吐鲁番农业科学研究所;石河子大学绿洲农作物病害防控重点实验室

2.;新疆吐鲁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新疆农业科学院吐鲁番农业科学研究所;石河子大学绿洲农作物病害防控重点实验室

3.;新疆吐鲁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新疆农业科学院吐鲁番农业科学研究所;石河子大学绿洲农作物病害防控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哈密瓜;细菌性果斑病;酶活性;致病性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17 年 11 期

页码: 30-33

摘要: 为了防治哈密瓜细菌性果斑病初期侵染,通过测定哈密瓜细菌性果斑病病菌生长曲线、病菌胞外酶、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变化,掌握哈密瓜细菌性果斑病侵染初期胞外酶、果胶酶和纤维素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哈密瓜细菌性果斑病病菌同时产生果胶酶和纤维素酶,说明该病菌在侵染初期的致病力跟这两个酶活性有关。结合病菌生长曲线,果胶酶未呈现明显趋势,而纤维素酶随细菌的生长进入衰退期后活性呈逐渐增加趋势,在44h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同时出现波峰,但后期44~72h果胶酶再没有出现大幅增长趋势,而纤维素酶呈明显上升趋势,说明病害后期的扩展纤维素酶起到了主要作用。

  • 相关文献

[1]不同哈密瓜品种苗期对细菌性果斑病的抗病性鉴定. 杨小丽,马俊义,胡白石,陈涛,李晓霞. 2008

[2]哈密瓜种质资源苗期细菌性果斑病抗性鉴定. 韩宏伟,刘会芳,韩盛,庄红梅,佘建华,王强,王浩. 2018

[3]哈密瓜叶色黄绿突变体Cmygl-1的高光合生理特性分析. 韩宏伟,刘会芳,王强,庄红梅,王柏柯,王浩,刘慧英. 2021

[4]新疆籽瓜细菌性果斑病的发生与分子鉴定. 韩盛,杨渡,玉山江·麦麦提,李承业,潘竞海,李妍娥,刘同业. 2015

[5]一种新种子处理剂对瓜类细菌性果斑病的防治效果. 张学军,朱文军,王登明,张龑,李寐华,伊鸿平. 2011

[6]哈密瓜空间诱变育种研究与应用. 伊鸿平,吴明珠,冯炯鑫,张永兵,王登明,艾尔肯. 2005

[7]海南哈密瓜简易设施栽培覆盖模式研究初报. 李劲松,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曹兵,陈光明,林亚琼,况坝根. 2005

[8]25﹪阿米西达SC防治哈密瓜白粉病、霜霉病研究. 杨渡,白山,刘同业,侯秀芳,周奇. (Mis

[9]预冷对哈密瓜采后乙烯释放和呼吸强度的影响. PAN Yan,潘俨,CHE Feng-Bin,车凤斌,WU Bin,吴斌,ZHANG Ting. 2012

[10]振动对不同堆高哈密瓜果实理化品质影响差异性研究. 房世杰,徐斌,潘俨,张婷,胡慧慧. 2018

[11]一氧化氮(NO)熏蒸提高哈密瓜果实采后贮藏的耐冷性. 王鲁阳,吴斌,敬媛媛,胡江伟,张平. 2018

[12]海南设施哈密瓜果实膨大期生长状况对比分析. 李铭,符小发,陈冬梅,侯萍. 2017

[13]新疆吐鲁番盆地早熟哈密瓜新品种(系)引种试验. 赵明伟,韩宏伟,李良友,王强,刘会芳,庄红梅,王浩. 2020

[14]秋季露地哈密瓜高产栽培技术. 刘志刚,吴久赟,梁雎,张晓东. 2018

[15]不同株距配置对不同哈密瓜品种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熊韬. 2018

[16]一氧化氮(NO)和湿度因子对哈密瓜采后耐冷性的影响. 王霞,魏佳,张政,玉山江·麦麦提,胡江伟,吴斌. 2019

[17]栽培密度对哈密瓜坐果及品质特性的影响. 熊韬,胡国智,吴海波,冯炯鑫. 2018

[18]新疆哈密瓜AT2基因的克隆及初步功能验证. 张生翾,李思怡,王旭辉,李冠. 2018

[19]两种哈密瓜不同贮藏温度果实质地变化关系. 房世杰,徐斌,潘俨,张婷. 2019

[20]哈密瓜间作娃娃菜设施栽培技术. 买买提·艾合买提,努尔孜叶古丽·马合木提,刘志刚.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