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岩华 1 ; 闫金龙 1 ; 霍成斌 1 ; 冯丽云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鲜秸秆;冬小麦;覆盖;土壤温度;生育期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2019 年 06 期
页码: 998-1001
摘要:
为了探明秸秆覆盖技术在旱地小麦生产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开展了不同量玉米鲜秸秆(高(HM)、中(MM)、低(LM)、无(CK))覆盖的田间试验,以研究旱地冬小麦不同生育期秸秆覆盖的土壤温度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秸秆覆盖量在土壤中垂直传递的平均温度大小表现为:分蘖期、越冬期HM>MM>LM>CK,0~30 cm土壤温度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逐渐升高;返青期HM
- 相关文献
[1]微孔膜覆盖穴播小麦生态效应研究. 崔欢虎,张鸿杰,徐建兵,梁维治,马爱平,池宝亮,陈奇恩. 2000
[2]旱区冬小麦渗灌覆盖的增产效应研究. 刘玲玲,张松令,李红玲,王丽萍,闫淑萍. 2001
[3]渗灌条件下覆盖对旱区冬小麦增产效应研究. 刘玲玲,张松令. 2001
[4]生物炭对不同浇水条件下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董飞,闫秋艳,段增强,李峰,鲁晋秀,杨峰,李汛,王苗,贾亚琴. 2020
[5]双行种植与空行覆盖模式对土壤水热条件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闫秋艳,董飞,杨峰,鲁晋秀,李峰,王苗,闫翠萍,许玉娟. 2018
[6]旱地冬小麦缩行覆盖对土壤温、湿度的调控影响. 李岩华,霍成斌,孙美荣,张俊灵,张东旭. 2013
[7]降解地膜对土壤温度水分及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王玉香,杨印斌,董鹏,齐宏立,张冬梅,南雪琴,梁哲军. 2012
[8]玉米覆盖技术节水增产效果及其生态效应分析. 马金平,陈振宇,南建福. 2009
[9]设施蔬菜秸秆覆盖技术研究进展. 阎世江,田如霞,刘洁,张继宁. 2018
[10]不同覆盖对盐碱土水分动态及玉米产量的研究. 李伟伟,王永亮,郭军玲,郭彩霞,杨治平. 2017
[11]冬油菜越冬保苗措施研究. 贾阿璞,李素玲,杨林堂. 1990
[12]现代土壤管理措施对果园水分的影响. 宋宇琴,李六林,李洁,杨盛,陈冲. 2015
[13]覆盖补水施肥对旱地小麦产量的影响. 聂安全,赵海祯,齐宏立,籍增顺,刘建华. 2001
[14]不同覆盖方式对旱地春玉米土壤水分及作物生产力的影响. 解文艳,周怀平,杨振兴,关春林. 2014
[15]旱地一年三作综合栽培试验初报. 王文琪,张久刚. 1995
[16]渗水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模式. 张志琴,姚建民,杨瑞平. 2005
[17]旱地玉米秸秆覆盖栽培的增产效果. 刘巷禄. 1990
[18]旱地玉米秸秆地膜二元覆盖的土壤水热效应研究. 李娜娜,池宝亮,梁改梅. 2017
[19]不同保护性耕作方式对旱地玉米的增产效应. 智建奇,贾志森,郑联寿,武海丽,张素珍. 2006
[20]旱地小麦渗灌的节水节肥增产效应. 张松令,刘玲玲.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小麦-中间偃麦草代换系CH188分子细胞学鉴定
作者:罗小军;乔麟轶;李欣;郭慧娟;阎晓涛;张树伟;常利芳;闫金龙;畅志坚;张晓军
关键词:小麦;中间偃麦草;代换系;细胞学;分子标记
-
苹果花药培养不定胚形成的细胞学观察
作者:聂园军;冯丽云;张春芬;邓舒;肖蓉;侯丽媛;赵菁;曹秋芬
关键词:苹果;花药;不定胚;小孢子发生;雄核发育
-
国审小麦新品种长6990的丰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作者:张俊灵;闫金龙;冯丽云;张东旭
关键词:小麦品种;长6990;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
-
小麦-中间偃麦草6J~S/6B代换系的分子细胞学鉴定
作者:罗小军;乔麟轶;李欣;李光蓉;郭慧娟;阎晓涛;张树伟;常利芳;闫金龙;畅志坚;张晓军
关键词:中间偃麦草;代换系;染色体;STS;分子标记
-
山西旱地小麦栽培技术探讨
作者:张俊灵;闫金龙;冯丽云;张东旭
关键词:旱地小麦;栽培技术;推广措施
-
旱作雨养条件下小麦农艺性状与产量及抗旱性的关系
作者:闫金龙;张俊灵;张东旭;冯丽云;张树彬
关键词:小麦;农艺性状;产量;抗旱指数
-
不同水分下小麦生理性状与产量及抗旱节水性
作者:闫金龙;张俊灵;张东旭;冯丽云;张树彬
关键词: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生理性状;产量;抗旱节水性;相关分析